龙虎纹青铜尊,又称为龙虎尊,是一件商代的青铜器,距现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在商代和西周最为流行,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很少见了。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龙虎纹青铜尊于1957年在安徽阜南月儿河出土。它体形巨大,口沿宽广,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重约20公斤。龙虎尊器口侈大,直径过肩,颈部较高,下部微缩,呈大喇叭状。肩部微鼓,下折为腹,底部为弧形圜底,圈足,上饰十字镂空。器物的肩部装饰有三条曲身的龙纹,圆雕龙首,探出肩外,活灵活现;器物腹部上的纹饰是以云雷纹为地,并装饰有三组虎食人纹,涵义诡秘,圈足饰饕餮纹,该器物是商代青铜器中的不可多得的精品。
龙虎纹青铜尊腹部的虎食人纹以浮雕虎首为基地,左右双身,口含一人。人无衣冠,身饰斑纹。采用这一构图意在从正面表现猛虎的完整形象,但正面又无法表现虎的雄伟身躯,所以便采纳轴对称的布局使虎身向两边扩展,商代饕餮纹也是运用此种构图。此外,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上、“后母戊”青铜方鼎耳外侧及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鸟兽龙纹壶腹部,均有相似的虎食人像。今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的虎食人青铜卣,整器为猛虎食人的立体形象,更为传神。在商代玉器上也见虎食人像。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佚文,记有虎噬鬼怪之说。此种虎食人像或许是取于此意,借以震撼邪祟。
今安徽阜南区域在商代是淮夷部族的聚居地,此地出土青铜器的形制、纹饰显着遭到华夏商文明的影响,龙虎纹青铜尊即是其间较为典型的一例 。
“龙虎尊”的锻造技术极为杂乱顶级。听说发现后上交国家博物馆后,为了给安徽省和阜阳区域一个仿制件,其时很多专家参加了仿制件的锻造工作,但是没有人能够仿制出来,特别是那个广大的口沿,一直是一个难题。今阜阳市博物馆藏的仿制件是石膏制成,根本挨近原件的形制,但安徽省博物馆的铅制仿制品就与原件有很大距离。国家博物馆外出布展的是铜制仿制品,由于达不到原件的锻造技术,仿制品的重量是原器的二倍。这充分说明龙虎尊的制作技术之领先高明。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