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的图书馆,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年代气息,这个修建于上世界80年代中期的图书馆,保存着该校绝大部分古籍文献。该校图书馆馆长吴建国介绍,该校目前纸质图书在200万册左右,其中有26000多册古籍。包括明代以前的经史子集等善本、清朝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志,还有上万册民国时期的文献书籍。
因为年代久远和四川气候潮湿等原因,一些古籍会出现霉变、虫蛀和不同程度的残损。在上世纪90年代,校图书馆就已经设有两个专门的岗位对普通古籍进行手工修复。
宣纸浆糊 人工搞定古籍修复
宣纸、竹刀、小榔头、毛笔、小锅、剪刀……西南民大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还放着这些传统的古籍修复工具。上世纪90年代,校图书馆安排一位吴老师赴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古籍修复技术,回来后和另一位付老师一起担任古籍修复工作。她们就是用这些简单工具,进行古籍修复。但后来两位老师因身体原因转岗、退休后,古籍修复工作就中断了。近几年来,西南民大图书馆加强了古籍保护工作,重新设立古籍修复员岗位,学校投入数百万元购置樟木书柜和各种古籍保护专用设备,并按照国家要求对古籍进行了重新普查登记。
在修复室的桌子上,还放着几本已经有些残破的待修复古籍,纸张氧化成暗黄色,已经有些许脆了。古籍部的马楠老师小心翼翼地翻开最上面的一本书,与吴建国馆长一起简要介绍了古籍修复过程:如每本古籍都要建立完整的修复档案,在动手修复前需要对残破情况、尺寸、页码等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根据古籍的情况和残破,选择与古籍纸张相近的宣纸,涂上用精面熬制的浆糊,把残破的部分按照原有的模样粘贴好;有时还需要用衬纸,以免损坏文字;古籍修复用的封面纸也是专用的,颜色尽量接近原貌。修复好的古籍阴干后,用锥子和针线重新装订、裁切、压平。最后,核对修复记录,确保古籍完好之后,将古籍和修复记录交还由古籍书库保管。
“熬制浆糊时,必须用精面粉,而且要将面粉在水里搅拌后用细筛反复筛淘,去掉凝结在一起的‘筋’后,才能熬浆糊。不能使用化学浆糊,以免对本已经残破的纸页造成二次损伤。”两位老师解释。古籍修复这种传统的修复方法是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修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方可上岗。高校图书馆一般只能修复残破不严重的普通古籍,珍贵的善本古籍,则必须由国家专门的修复机构修复。
古籍“虫患”高科技防虫
上世纪90年代,受条件限制,古籍保存技术还不够先进,常年封存,一些老旧的古籍里面会有很多虫卵。“这些书放了很久,不仅仅会有虫子,还会有大量的螨虫,在没有杀虫灭菌的条件下,经常接触古籍,工作人员大多会患上过敏性鼻炎。当时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两位老师也都是因为患上较重的过敏性鼻炎而转岗的。风化和虫蛀,是保护古籍的两大“敌人”,对此,该校还很费了一番功夫。
记者在图书馆的古籍书库看到,古籍被整齐的摆放在一排排樟木柜中,同时还放有樟脑丸和灵香草,用以防虫。不过,这还不能根治“虫患”,去年暑期,该校又购置了一台“环氧乙烷灭菌柜”,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就要把一摞摞的书放到这个柜子中“杀虫”,按键启动机器后,里面会被抽成真空,同时设置一定的温度,放进“毒药”,药物和真空双管齐下,扑杀“书虫”。
“你看,这些灯都是防紫外线的。”吴建国指着存放室解释说,除了灯光防紫外线,窗帘也是防紫外线的,同时,还摆设有“清洁屏”,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为了防火,该校还购置了几台“七氟丙烷灭火装置”,一旦探测到火警,装置会自动释放七氟丙烷气体,阻断氧气,迅速灭火。不过,这些灭火装置也十分昂贵,一旦开启,一次充装的价值40万元左右的七氟丙烷气体就会功成身退。 责任编辑:小萌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