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大意】挂念悬思片刻也不得释怀,因此,意欲遣书发信以获取你的近况。
行书章气:
《忧悬帖》章法的动线特征:汉字每个单字,都可画出一条直线,它的位置是表示字倾斜的方向,同时把字分成感觉上分量相等的两个部分。画出的直线称为单字的动线,以确定作品的位置和方向。《忧悬帖》一开始的“忧悬”两字错位较大,但不影响行气,反而是在连续中,带了些许的波动,加强作品的灵动感。动线在书法作品中连续不断出现直到终篇,形成了一幅作品的音乐属性——旋律。书法的时间性和流动感,是一种无声而有形的旋律。
重要技法:
1、切笔
有人说:王羲之那叫一个厉害,笔笔中锋啊!
我现在觉得,谁要写字笔笔中锋那才是傻子!那就如同用剑,一下一下砍,一下一下剁,那绝对不是高手,高手是:剁、砍、片、切、抹、刺、挑等等都用的。高明的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就是剑。
我以为,王羲之用笔,最妙的是侧锋!我们看看现在存世的王羲之墨迹就知道,他用笔基本上都是侧锋入纸,然后扭转为中锋。或者就是直接用侧锋。
咱们一起看一下王羲之的这些墨迹,起笔的地方都有一个小尖尖的线,其实这就是切入的痕迹。这么说吧,这个小尖尖就是笔毫进入纸的第一个动作,他的作用是把笔毫打开,或者叫做把笔毫压开。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进入一个房间,需要先用手推门,那么,起笔的这个小尖尖,就是推门的手臂。
那么,有人会说《姨母帖》很多字没有小尖尖啊,这是为啥?我告诉你,这是隐藏笔法,这叫含蓄。比如,王羲之的《姨母帖》,进门的时候,没用手推门,而是用肩膀拱进去的,这叫踏雪无痕!
很多人不解笔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兰亭》,总是把起笔的小尖尖当作线条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知道那是一个前奏的动作,于是学了那个形,但永远不知道那个小尖尖干嘛用。于是,不带那个拐弯的小尖尖,似乎就不是王羲之了~
2、节笔
王羲之的《忧悬帖》里面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技法:节笔。主要表现在“忧”字的一横,如图:
这笔画在孙过庭的《书谱》运用广泛。
历代对于孙过庭行笔使转时的突变笔法颇有歧义,被称为“节笔”、“折笔”、“触笔”、晋人“弹跳笔法”。
我以为孙过庭的这种笔法是《书谱》中执、使、转、用,几种笔法的综合应用,即由中锋转换为侧锋、用力下按笔心后迅速提笔转换为中锋形成墨迹形态的突变特征。实际上不是什么新笔法,就是二王的中锋、侧锋的快速转换时的突变笔法。
再说,笔法的要害是控制中锋行笔,草书笔法的要害是使转中的中锋、侧锋转换的发力特征。使转本身就是中锋与侧锋之间的转换方法。这种节笔特征毕竟要比使转简单得多,只是使转笔法特征的惟妙惟肖,对于掌握核心笔法和审美情趣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没有必要在节笔的特征上过多地纠结。学习草书使转的关键是要掌握草书使转的基本要领形成书法节点。学习《书谱》的重点是要掌握线条的弧度张力把控、笔锋的转换控制力度、字法结体的审美情趣和章法节奏的疾、滞调节能力。
------------------------------------------
弘扬书法文化,分享书法内容,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号:shufayi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