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度(1357-1434年),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洪武时中举文学不就。永乐时以能书与滕用亨、陈登选入翰林,为皇帝朱棣激赏,赞为"我朝王羲之",每日侍从御前。凡用于朝廷、藏于秘府、颁赐属国的金版玉册等,必命沈度执笔。遂由翰林典籍擢检讨,历修撰,选侍讲学士。沈度书法光洁明丽,婉转端秀,点划圆润平和,代表了明初"台阁体"的最高成就。
《敬斋箴册》系楷书黄纸本墨迹。纵向有直界格。纵23.8厘米,横49.4厘米。文凡19行,行10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敬斋箴册》书于1418年(永乐十六年),其笔力劲道,气格超迈,点画表现为粗不为重、细不为轻,法度俱存,中规入矩;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在风格上展露的是那种婉丽飘逸、雍容典雅、不激不厉的气度,颇有儒者之风。
该作品乃沈度晚年之作。结字端正严谨,笔笔工致稳健,体态珠圆玉润,表现出精湛的功力,是"台阁体"的经典之作。只是因过于关注精巧与雅致,故笔墨较少变化,这也是"台阁体"千人一面、千篇一体的通病。清代书家王文治曾制诗赞曰:"沈家兄弟直词垣,簪笔俱承不次恩。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此诗正解释了沈度为何多书"箴"、"铭"一类文体,而少见自作诗文之现象。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