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香炉是中国明清时期铜制品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精心冶炼的铜香炉,造型古朴典雅,深受世人的重视。近日,笔者从朝天宫古玩市场二楼“天佑阁”得知,以前是收藏市场冷门的铜香炉,近两年收藏价值逐渐凸显,部分制作精美的明清铜香炉价格足足翻了10倍。
铜香炉文化底蕴深厚
一直以来,铜器铸造更多用于奢华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具,香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用器主要制作成和生活有关的器物样式。直至汉代以后,香炉的造型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鼎式香炉、鬲式香炉、奁式香炉、鱼耳香炉、三足香炉等多种样式。店主邱先生的展柜里就收藏了从宋代到晚清的几件颇具代表性的铜香炉。首先,笔者看到的是一件宋仿春秋时期的鼎式香炉。该炉从外观上看来十分的精致典雅。细腻有序的饕餮纹印刻在水红铜上,不仅大气美观,更独具文化气息。邱先生说,宋代开始精美的香炉出现在帝王内庭,成为上层人士高雅的把玩之物。一时间,炉文化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置炉和赏炉成为一种文人品位的体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炉成为当时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熏香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汉代著名的博山炉就是人们为熏香而设计的。熏香炉也叫香熏或者香炉,最初采用青铜为材料,汉代的博山炉就是青铜制成的。其实,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它还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作用。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烧烤,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诸如此类,以后出现的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等,也都是一种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与实用器相比,陈设器的价值也许更高。
“琴书侣” 与宣德炉媲美
据了解,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工匠们在长期制作过程中积累了精湛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琴书侣”款铜香炉便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类。“琴书侣”即吴邦佐,是宣德铸炉时的工部吏臣,也是开铸仿宣的最大功臣。邱先生收藏的这件“琴书侣”铜香炉造型小巧玲珑,弧度自然,线条流畅,底部款识端庄、字体利落、做工精致,此造型也被称为“桥耳炉”。该炉是“琴书侣”三字款,反映出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介绍说,明代香炉以商周青铜礼器为造型蓝本,有鼎形、簋形、鬲形等多种款式。而宣德炉最早的仿制者吴邦佐,他按照铸造宣德炉的方法,并雇用原铸制宣德炉的工匠自行铸造,他所铸之炉精巧典雅,可与宣德炉媲美。
琴书侣。即明代宣德年间的吴邦佐,他是当年监造鼎鼎大名的“大明宣德铸炉”的工部吏臣,是宣德时铸铜工艺名匠。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也是宣德炉式、款式、色种的设计者。邦佐为宫廷的宗庙社堂,铸造了大批铜器,正是因为此人铸炉技艺十分高超,从器型设计,纹饰设计,颜色调整,到物料配比,都无一不精,堪称当时顶尖高手,此人头脑还比较灵活,拿着朝廷的高额俸禄不说,同时还“私铸”铜炉出售,皆精妙绝伦,均为达官贵人私家珍藏之物。再后来自行开铸仿宣,生产了一批做工十分精良,器型唯美的铜炉,落款有八字款、十六字款,亦有题为“琴书侣”三字款。是继宣德炉时代之后,在铜器铸造工艺方面又一次飞跃。
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柱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
鉴别琴书侣铜炉真假及年代最直观的第一条是看其包浆。无论是用何种方法做旧都与自然包浆迥然不同,其二是看其做工,胎体厚实规整,纹饰线条自然流畅,仿制者最多做到形似,而其神却永远也做不出来的。再就是听声音,百年以上的老铜炉经过自然老化其物理特性已经改变,也就是素称的火气已退,敲击炉体所发出的声音与现代新品也有天壤之别了。
琴书侣香炉近几年拍卖价格:
LOT号拍品名称估价(万)成交价(万)拍卖日期拍卖公司状态
2160“琴书侣”款紫铜三乳足炉620.00-840.00万 1132.00万2015-07-12AA中国艺海
2633清早期 琴书侣款筒式炉512.00-715.00万 617.92万2010-12-14西泠拍卖
2021清中期 “琴书侣”款铜鬲312.00-616.00万 517.25万2013-12-05古天一
0869清 琴书侣款冲天耳炉258.00-412.00万 314.72万2013-07-21凤凰拍卖
3054清早期·琴书侣款鬲式炉224.80-386.00万 411.50万2013-12-17西泠拍卖拍卖结果
铜香炉的收藏价值很高
焚香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焚香很多,所以香炉的用途很广,除了礼仪环境所需要用的熏衣外,还是书斋里便于诵阅、有益于理解及记忆的文玩清供。此外还有一种用途便是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之用。在邱先生的展柜里,笔者见到了这种压经炉。他告诉笔者,古代皇帝喜欢将此赏赐给佛教寺院。后来寺院多有仿制,便逐步成为专门的礼佛之物。
反映的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状态,视操琴与读书至上高雅,神圣无比。古代文人读书学琴,常在房间内放一个香薰炉,放入香料,引燃之后,香气袭人,可以起到提神的目的,读书容易犯困,使用香薰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还可以防蚊虫叮咬,特别是夏季,配以特别的香薰料,蚊虫因受不了浓郁的香气会自然远离,不管是读书还是午后小憩,香炉和香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再次,长期使用香炉,香料的香气便可浸入衣物上,使人身体也有淡淡的香气,正是因为香气附着到了衣服之上,特别是女人,走过之后,便有香气袭来,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古代女子吸引男子注意的一种方法,而且不同的女人对香料有不同的嗜好,长期使用某一种香料才使得女子有了区别于其他女人的香味,所以才有后来的“闻香识女人”之说,常言说的体香,可能也是长期使用香薰的结果。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