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朝时所烧制的霁蓝釉,质感凝厚,色泽美艳,被推为上品,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宝石蓝”。是宣德三大色釉瓷之一。
清代霁蓝釉的烧制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单纯的霁蓝釉色调沉重,因此加入了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使器物增添富贵喜庆的意味,主要用途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乾隆霁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精巧秀气,通体施宝石蓝釉色为地,浓妍深沉。口沿涂金,沿下绘如意头,颈细如笔,主体满绘折枝桃实及团寿字。腹亦满绘描金这纸桃实团寿纹,间以数只蝙蝠穿飞其中,寓意福寿双全。
此器形饱满灵秀,线条流畅,高雅精巧;器身通体所施均润亮泽的霁蓝釉,呈现出蓝宝石光泽,映托着以华美金彩精绘的折枝桃实和团寿纹,构图流丽多姿,尽显皇家气度。
纹饰的设计和绘画手法,也引导了一些后期的同类作品,如200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的”清嘉庆霁蓝彩描金花卉纹双耳瓶”以1120万港元成交。乾隆霁蓝釉描金福寿纹细颈瓶与之相比,无论年代、工艺、用料与珍贵程度则更胜一筹。
瓶腹下通周绘卷草纹,足素蓝釉,底满施涂金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该器精巧细致,其金彩璀璨夺目,交错相映,华丽堂皇,为皇廷陈设佳器。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