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现收藏于中国首都博物馆,高27厘米,口径3.3厘米,北京顺义辽代净光舍利塔基出土。定窑与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一起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由于胎质坚细洁白,胎壁轻薄,北宋时期一度被选为宫廷用瓷。壶体是一个坐着的童子形象,他手中捧着一本经书。这个童子头戴莲花形花束冠,身穿对襟长袍。长袍的袖口、衣褶和飘带都清晰可见。这个童子五官端正,双目微闭,神态自若,似乎正在回味经书里所写的内容。这把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设计十分巧妙,童子的身体中空为壶腹,莲花形头冠专拣设计有壶口,用来注水。童子所捧经卷上端的长方形孔就是壶嘴,而壶柄则在童子的身后。这把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胎体洁白,瓷质细腻,釉色润泽如玉,具有定窑白瓷的典型特征。造型生动,非常有创意,是一件执壶,以整体的一个人形做成一个壶的形状,而且把壶的各部分功用都巧妙地融合在这个人物造型的身体的部位里面。从器物的造型上、功用上下了一番功夫。是北宋定窑瓷器中匠心独具的一件作品。
定窑位于今天河北省曲阳县,这里在中国唐宋时期属于定州管辖,所以称定窑。定窑是中国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也是五大名窑中烧造时间最长的窑系。这把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就烧制于定窑最鼎盛的时期。中国唐朝初期,定窑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这一时期的定窑产品大多以碗为主。到了晚唐和五代时期,定窑受刑窑的影响,逐渐掌握了烧制精白瓷的工艺技术,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胎、釉逐渐呈现出“白、精、薄”的特征。当时的定窑虽然是民窑,但生产规模很大,号称“大窑三千六,小窑如牛毛”,此时定窑生产的瓷器主要是日用瓷。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提倡节俭,他力图改变唐人追逐金银玉器的奢侈之风,皇家御用器具以陶瓷制品为主。全国上下纷纷效仿,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宋代制瓷业的发展。北宋中期,定窑有了专门的御窑作坊,朝廷派官员到这里督烧御用瓷器。此时的定窑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定窑产品以碗、盘、瓶、罐等,生活用瓷居多;同时还烧制造型生动的人形瓷器。比如人形壶、孩儿枕等。
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就是定窑人形壶中的精品。像童子诵经这样的人形壶是中国壶具中的特殊造型,历史上有不少的定窑场都生产,但产量很小,他们外形生动,堪称中国古代壶具中的奇葩。人形壶在中国唐代开始流行,宋代时烧造的相对较多。这件北宋白釉童子诵经壶出土于佛塔的塔基地宫内,因为佛教禁止饮酒的,所以它应该不是酒壶。有专家经过考证后认为,这把壶上的童子造型与中国古人塑造的“茶神”陆羽形象有相似之处。陆羽因撰写的《茶经》影响深远,而被后人称为茶神。据文献记载,中国唐代后期,人们已经开始制作“茶神”瓷塑用以供奉,到了宋代这一习俗依然保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瓷塑人物,因为它与多种茶具模型成组出土,因此专家认为,这尊瓷塑人物就是就是中国唐代的“茶神”陆羽,头上同样戴莲花形高冠,身穿对襟长袍,双腿交叉盘坐,手捧径书。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的童子造型与此瓷塑人物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判断这把宋代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是茶具。
到了中国元代,随着绘画瓷的大量出现,人形瓷壶已经极少烧造,而流传至今的这把宋代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更显弥足珍贵。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