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料
南阳市图书馆藏明版《道藏》
在南阳市图书馆保存古籍的大厅中,整齐地摆放着151只橘红色的樟木箱子,这些箱子中珍藏着一部国家善本图书、绝版珍籍——明版《道藏》。《道藏》又名《道藏经》、《道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南阳的这部典籍非常珍贵,当年当地寺院住持协助守城有功,同治帝御赐了这部《道藏》。这部典籍到南阳后,历经战火的侵扰,一直被人所忽视。上世纪70年代,这部典籍被带到北京,终于验明正身,得到了该有的待遇。
河南社旗 张春岭
《道藏》又名《道藏经》、《道经》,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从道家的经、咒、符箓到诸子的著述事迹等,都有记载。全国古籍普查的结果证明,明版《道藏》存世极其罕见。南阳市图书馆就藏有这样一部珍贵典籍,这部典籍背后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守城有功 获颁《道藏》
清代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咸丰十一年(1861),捻军围南阳城四十余日。南阳玄妙观主持张宗璇协助清军护城。同治六年(1867)五月,前任南阳知府傅寿彤呈河南巡抚转奏朝廷,请颁南阳玄妙观《道经》全部,以彰道人张宗璇守城之功,清穆宗载淳御赐玄妙观道藏一部,封张宗璇都纪司之职。张宗璇赴京接受皇封,并雇五辆马车运回了道藏经。同治七年(1868),张宗璇于玄妙观内筑藏经阁,以庋藏《道藏》。而玄妙观也因《道藏》而名声大振,成为当时的四大名观之一。
历经战乱 明珠蒙尘
《道藏》之所以珍贵,除了它是皇家御赐,还有特殊的背景。《道藏》为道家经典著作的汇刻本,是一部大型丛书,明朝永乐、万历年间编撰而成。进入清朝,明《道藏》共.15万余块经版存于北京大光明殿。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大光明殿被大火焚殿,殿内明《道藏》原刻经版也付之一炬。故现存明版《道藏》,皆珍贵非常。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南阳玄妙观因房舍众多,成为驻军的首选,《道藏》也遭厄运。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侵华日军开辟豫西南、鄂西北战场,当时南阳县政府派人将南阳县民众教育馆的图书和文物以及玄妙观的《道藏》运出南阳城隐藏。其中《道藏》被运往镇平杏花山菩提寺,也有说南阳人刘玉奇用牛车拉了《道藏》,躲进大山,至抗战结束才运回。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道藏》的价值未被人认识,如珍珠蒙尘。1950年,《道藏》归南阳市图书馆保存,期间曾发生过两次损毁事件。后来查验,南阳《道藏》失去云、阳、慎、典四函,另崑、祖、龙、归等80函不全,共失273卷,现藏有508函,共52卷。
赴京鉴定 北图歆羡
1973年8月,南阳重新建立了南阳市图书馆,还调入几名干部,雷洁峰便是其中的一位。雷洁峰向组织要求整理这部分古书,经过他和其他同志一年多的努力,共分编整理古书三万多册。雷洁峰仔细查看后发现这竟然是明代雕版的《道藏》。为查清这部典籍的价值,雷洁峰建议赴京鉴定。
1974年11月,雷洁峰等人带着《道藏》的第一卷和最后一卷抵达北京。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的鉴定人员将南阳《道藏》与北图《道藏》认真对比后发现,二者版式、开本、纸型、字体等完全一样。为慎重起见,北图找来两位古籍鉴定权威,鉴定结果证实:南阳《道藏》确为明代刻本。
根据《道藏》价值及南阳市图书馆的条件,北图有关人士提出应将此书调至北图保管。雷洁峰等人不同意北图的意见,他们并保证会尽最大努力使《道藏》得到妥善保管。而今天,这部《道藏》已成为南阳市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责任编辑:ZF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