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王献之 |
|
日期:2023-09-19 作者:佚名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
日期:2023-09-12 作者:佚名
明邢侗临王献之草书轴,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馆。纸本。大字草书临写王献之书作四行,后款题“邢侗”,款下钤篆书朱文“邢侗之印”方印、白文“子愿氏”方印。作品左下另有“师氏春得堂藏”、“张氏鉴真”、“衡洞草堂
日期:2023-09-11 作者:佚名
王献之《中秋帖》,东晋,王献之,竹料纸本,手卷,贴文纵27厘米,横1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是东晋王献之的草书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
日期:2023-09-11 作者:佚名
王献之行草书法名作《鸭头丸帖》,真迹现存上海博物馆。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两行15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帖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此帖用墨枯润有致,全帖蘸墨两
日期:2023-09-11 作者:佚名
《洛神赋十三行》又称《洛神赋帖》,是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迹写在麻笺上,为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从“嬉”字至“飞”字共计13行,计250余字。《洛神赋贴
日期:2019-07-01 作者:佚名
东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唐摹本)上海博物馆藏作品规格: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王献之画像手片大的一页纸,简短的两行字,正如张怀瓘《书议》里评论的那样,子敬才能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变于草,开张于行,草意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这样的论语,给予王献之是贴切的,纵观被推崇为王献之书法代表做的《鸭头丸帖》,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主张,全贴用墨枯润有致,十分讲究,“藁(gao)行之草
日期:2019-06-10 作者:佚名
近几年来,我用比较多的时间研究了二王的手札,与此同时,也研读了一些关于他们书法的评价观点。然而,或许是由于这些评论的措辞过于晦涩,让人云里雾里;或追求华丽和新奇,而其含义又没有明确定义,致使很多人不明不白,糊里糊涂,总是觉得如鲠在喉,不过瘾。下面略谈谈本人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1、王羲之笔法严谨而又丰富,动作复杂而又微妙,这是其内在的情感修养决定的,一般的学习者难以企及。正如孙过庭《书谱》中称:“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岂徒功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2、王献之笔法自然流畅,简洁明了,因势利
日期:2019-05-28 作者:佚名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
|
本栏随机新闻
一周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