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中秋帖》,东晋,王献之,竹料纸本,手卷,贴文纵27厘米,横1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是东晋王献之的草书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卷前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宝”两字;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晋王献之中秋帖”一行;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鉴藏印。清乾隆时《中秋帖》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稀”,乾隆遂以“三希堂”为御书房名。
《中秋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乾隆御题释文:大内藏大令(王献之别名)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
《中秋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世传张芝“一笔书”到晋代仅有王献之独得其法。畅快淋漓的笔法叹为观止;应是王献之在草书上创造的狂草“一笔书”,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为唐代狂草书的出现起了先导作用;米芾在《书史》中称赞《中秋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未,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正帖贴文高清大图。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董其昌跋文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董其昌跋文, 释文:大令此帖,米老(米芾)以为天下第一。子敬书,又为一笔书。前有十二月割等语,今失之;又庆等大军以下皆阙,余以《阁帖》补之,为千古快事。米老尝云,人得大令书,割剪一二字,售诸好事者。以此古帖,每不可读,后人强为牵合,深可笑也。甲辰六月观于西湖僧舍,董其昌题。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跋文:拟中秋帖子有序释文:金祗行政素臭司时蝉哺风秋台上律披闾阖鹊飞月曙楼前镜对弹娟于时看象曾答箱甘禹千之度无边佳景团围正判五之宵露满芝盘鸠鹊高而玉绳低影气澄闹尤驾携敞而丹桂飘香不酒弦管吹开暂吾篇章遍进宜春练帖体反苏家保直全銮词怀韩氏爰成四什各赋七吕。风月令霄非等闲等闲风月总烦删南极六星临北阙西华镜挂东山。底练觉得好风光杜影娶娑华黍香试想昨年蟾窟景一秋毫分不曾匡。闻阎节物验嘉师圆饼雕瓜入好诗太液秋风敝全谷不烦重拓影娥池。液霄珠露五云楼夏囊光也让秋试创玉堂新事侧壁贱权进月词头。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跋文:《拟中秋帖子有序》局部图一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跋文:《拟中秋帖子有序》局部图二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跋文:《拟中秋帖子有序》局部图三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项元汴跋文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拖尾丁观鹏绘画作品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拖尾丁观鹏绘画作品局部图
http://www.36bu.com/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