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 黄昏 ,估价:(人民币):100,000-120,000元;成交价格:110000元;出售公司:诚轩;出售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中国油画及雕塑;成交时间:2006-06-06 18:00。
海波黄昏,尺寸:40×180cm.(42×182cm.)×3。
年代:1983-2002年作签名:背签:1983-2002海波HaiB10/18材质:彩色摄影。
说明:1993年,照片上风烛残年的老人是我的奶奶,她于同年去世。风景是她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她每天都面对的情景。我偶然拍到了这张落日时的照片。我把它送给她。1998年,照片上沉睡的人是我的父亲,在一个阳光扑朔迷离的下午,我拍摄了这两张照片。旁边的风景是父亲少年时代的故乡,他曾数年无数次走过这条路。2000年,照片上的少年是我的15岁的几子,(他的长相与我及其相像,恍惚之间他好像是我,我好像是他。)黄昏中的风景是我们现在的家。——海波根据海波的自述,在三联作品《黄昏》中,他将自己的奶奶、父亲、儿子的影像与他们生活中一个密切相关的地点拼贴起来,——临终前的奶奶和她居住过的杂乱院子,睡去的父亲和父亲曾每天走过的故乡的道路,沉思的儿子和他生活的城市楼群——联系的纽带就是亘古不变的黄昏。海波对于生命在面对无始无终的时间时,所感到的恐怖念念不忘,而在这组作品中,他又加入了空间的因素。时空交叉,构成了冰冷的历史,而活生生的人反而缺席了。他所选择的死亡、睡眠、沉思的状态,也使作品愈加耐人寻味。祖辈、父辈与后代,他们不仅仅是个人记忆的见证,更是一种生命延续的象征,平凡的影像也就成了个人历史的碑铭。海波(b.1962),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4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1989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结业。曾在吉林、北京、澳门、美国纽约举办个人摄影展。重要参展:1995年台湾“第七届国际版画及素描双年展”;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2001年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2年韩国“中国当代艺术展—红色大陆”;2002年“广州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9-2000)”;2003年北京“开放的天空”;2004年美国“过去与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摄影及影象”;2004年德国“中国当代摄影及录象”;2005年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新西兰“中国当代摄影及录象”;加拿大“物质分类”展等。曾于2004年获意大利第55届MUSEOMICHFTTIFUANDITION奖。海波是当代中国摄影新生力量的代表。他从97年底开始拍摄的《他们》系列,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个系列由11个单独的作品组成,有肖像、群像、家庭合影和风景。艺术家对老照片进行了亦步亦趋的重拍,背景还是原来的背景,人物也依据原来的位置,而逝者的位置则以空缺表示,新旧对比,产生强烈的震撼,时间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令人叹谓。艺术家以平静而朴素的手段,将成长的隐痛和对流逝的困惑有力地传达了出来,也展现了他悲悯的人文情怀。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