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父亲》之后,罗中立在1980年代进入了自我探索的转型期,“主观”与“写实”两种风格的相映出现,展现了画家这一时期风格的多变。80年代末期,画家又将笔触回归写实风格,创作了一组以大巴山彝人为主角的肖像作品,那些早期受勃鲁盖尔、米勒影响的影子从画面中消失,个人风格逐渐凸显,《凉山彝人》即是其中的典型。
Lot 655
罗中立 凉山彝人
1989年 布面油画 79.5×65cm.
《凉山彝人》虽然在整体形式上单纯,但人物刻画却更为细腻。在单纯的背景上,观者无法忽视老彝眼睛和嘴唇中透露的微微血色,彝族老人以微蹙的眼神传达出太多不可言说之意,这凝视似乎是不经意的一瞥,又像是一种认真地审视。
面庞局部细节
罗中立借鉴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在细节处处理得极为仔细,但又牢牢把握画面的整体感,人物身上的落叶暗示了时光的烙印。
落在身上的枯叶
值得注意的是,老彝面部以颜料的堆砌来表现皱纹的纵横沟壑,这是一副被时间雕琢过的面庞。凌乱细密显得不那么柔顺的发绺,尘土满布的黑灰发丝,消瘦质朴的脸型,不难让人联想到《父亲》,这些细节的延续是罗中立不变的细腻与真诚。
细腻凌乱的发丝
《凉山彝人》给观者扑面而来的凝重、冷峻与缄默之感,借由单纯的颜色和不加以任何浮饰的人物形象,老彝显现出强烈的生命姿态。从乡土主题出发,罗中立已经距离《父亲》前进了很远。借由“故乡”的概念,画家表达了对历史社会变迁的观察和判断,“故乡”这一母题,也是生命剥离雕饰后的本质。
只有站在画前,才能感受到这幅“架上雕刻”震撼的细节。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