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些收藏门类几乎已经不存在捡漏的可能,比如高古石刻造像、宣德炉、黄花梨紫檀、官窑器、名人字画等等,即使“跑地皮”、“刨地皮”或“铲地皮”,掘地三尺,你再也别惦着会有那么个纯朴善良的老乡拿永乐青花大碗装剩饭剩菜喂鸡喂狗。按我这几个月的观察,这几个古玩门类的捡漏概率简直微乎其微,网上网下都一样,一个拳头大小的北齐汉白玉佛头才卖3000块,那能是真的?如果他要价30000呢?你就能当真的买了?那也未必。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些没有捡漏可能的东西,低价必假,高价也未必是真。“捡漏”是一种非常要不得的心理,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你一直存着这样的心理,除非你命好,要不然一出手就得打眼。
话虽然这么说,但长期在坛子里泡着的藏友都知道,跟小地方的地摊一样,网上的一些犄角旮旯还是有漏可捡的,比如挖坟翻老帖,或者把搜索范围限定在中小城市,用几组关键词交叉搜索。闲来无事,你可以试试,碰碰运气。但是,以我最近的经验,某些中小城市,比如山西运城、侯马,山东淄博、聊城,河北衡水、廊坊,江苏南通……等等地方,你根本没有可能捡到漏,那帮人半辈子泡在古玩堆里,都快熬成仙了。
都觉得山西是文物大省,又是穷乡僻壤的,东西肯定便宜。其实不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普遍来说,山西的价格反倒比江浙沪一带偏高,有些甚至贵的离谱,比如说,一个明末清初德化窑梅花杯,品相差不多的,江浙沪大约在1000到1500之间,再多多不过2000元。临汾有家网店要价8000,而且有磕有冲;一对清晚民国锡制元宝茶船,带工带款,北京最多也就千儿八百的,山西要3000。
关于网上捡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冷不丁窜出来一败家子把他家的老东西拿网上贱卖。今年五、六月间一个月黑风高的午夜,某论坛就出现这么一个败家子儿,一件开门见山的明代的青铜卧牛镇纸明价600,正准备跟他联系,就那么几秒工夫,帖子就没了,给删了。
这样的情况我碰到两次,还一次在某论坛,一件要价1200的北齐汉白玉菩萨身子,高约20厘米,满工,也是瞬间就被删帖,我还记得发帖人是山东德州的,给他去了电话,他说已经结缘,谁谁谁买了。
对我来说,最合理的价位,就是我能接受的上限和卖家能接受的下限。看到喜欢的东西,脑子一转,瞬间对它的真伪、年份、产地和市场价格等等做出判断,然后私信询价。如果卖家开价高得离谱,那就不用再谈了;如果开价接近自己的心理价位,我会把我能接受的价格告诉对方,能成就成,不成大家混个脸儿热。
我原来是做杂项的,行里人都明白,玩杂项的,样样通样样松,好处是,很容易见风使舵,什么行市好就干什么,现在看来,这倒是很适合当下的网上淘宝。再者说,网上买卖的大多是价格不高的普品,花个万儿八千的就能从全国各地收罗不少好玩的小东西,买对了,很爽;打了眼儿了,反正值不了几个钱,送人都行。
在古玩收藏网上购买古玩,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视野开阔,只要花一点点时间,你很快就能弄明白这帮人大概在玩些什么、那帮人又大概在玩些什么?嘉道青花淡描在江浙沪什么行情、在华北地区大概又是什么行情?温州人从日本进口的破铜烂铁,什么花道器、茶道器之类的,经过绍兴人转手,在大理、丽江竟然可以卖高价?奇怪的是,丹东人拿白面大米跟朝鲜人换来的老铜件、高丽瓷,几百块钱一大个儿还乏人问津?当河北曲阳的石匠还在苦苦琢磨着怎么让石头长出来树根沁的时候,常州造宣德炉、樊家井清三代官窑器已经纷纷上了拍;这时,河南人也没闲着,在青铜器、唐三彩、老窑、老玉件这些传统品种之外,还推出了诸如北朝板凳佛、唐代鎏金小棍儿佛、明清小铜瓶之类的小玩意儿,受到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古玩爱好者的一致好评;山西人还有的挖,跟煤似的,一层挖完还一层;在四川,还能有摇小鼓走街串巷收旧货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他又能收上来一道圣旨……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