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福寿花钱,(47.47~47.53)*(2.73~2.96)mm,拍卖成交价格RMB 7992元,拍卖专场为钱币收藏网拍每期20件精选-古钱专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民俗钱”这一概念能够较全面概括这类非流通钱币的用途和文化内涵。民俗钱币内容丰富,是各朝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关于民俗钱币的产生,现在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其最早起源于汉代。
西汉末年,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受佛教生死轮回思想的影响,冥币开始产生,这是特意为死者在九泉之下“花费”的,寓意灵魂永存。铜质小五铢大量存在于西汉中晚期墓葬中,1990年汉宣帝杜陵一号丛葬坑出土了小五铢809枚。小五铢非流通钱,是专供阴间使用的钱币替代物。自西汉之后,民俗钱的种类不断增加。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第四次币制改革铸造了布泉。布泉旧称“男钱”,传说妇女佩戴此钱,可以生男孩,反映了人们期盼多子多嗣、人丁兴旺的愿望。东汉时铸造的吉语五铢及很多吉语钱币,增添各种吉语或鱼形图案。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吉语民俗钱,我市绥中窖藏出土的画像民俗钱币,内容都十分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每当宫廷内有祭典活动,都要专门铸造压胜钱,悬挂在宫灯下,这种习俗逐渐传入民间,相习成俗。历经宋辽金元,民俗钱币得到全面发展,品种、数量均比前期丰富。到了明清两代,民俗钱币的铸造和流传达到鼎盛时期,内容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称谓更是名目繁多,形制、铭文、纹饰都达到精美绝伦的境界。
http://www.36bu.com/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