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没有宝马车,只有藏书数千卷。”见惯了 “炫富族”后,近日,网友 “@重庆苇子”的 “炫书”举动,让众多网友眼前一亮。 “@重庆苇子”说,这三千册左右的旧书是父母送给她的 “成人礼物”。
记者昨天通过私信联系到“@重庆苇子”。她真名叫卢苇,是重庆的一名高三女生,想报考美术类专业。她的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杂志编辑。这些书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书,其中有很多是前苏联文学作品。上世纪80年代末,四川美院清理一批旧书。她的父母淘了几千本书,总共花了1000多元,相当于当时一名普通职工半年的工资。
去年9月,在卢苇18岁生日时,父母把这些书的“所有权”转让给她。卢苇在博客中写道:“它们看上去像是有秋天落叶的味道,黄灿灿的,像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日光SPA。”卢苇说,她最喜欢看鲁迅的作品,还曾试着模仿他的体例写文章。
“这些旧书还时常给我带来小惊喜。 ”卢苇说,她在一本《欧阳海之歌》中,发现了一张写有“李文信”名字的借书条,字迹非常漂亮。她上网查询后得知,有位已故的国画家名叫李文信,曾是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她据此推测“可能是同一人”。还有,当她把《匹克威克外传》的照片上传后,有名网友联系到她,说是该书上面有个借书登记,第一个就是他父亲的名字,而且字体非常像。“这名网友的父亲11年前去世,他想了解一下关于这些旧书的信息。”
卢苇说,“炫书”是想唤起更多同龄人去阅读经典。 “我们的阅读范围不应该局限于后宫、穿越、玄幻等流行小说,还应去感受文学经典的力量。”
微博上,网友们对这名爱书的“90后”赞叹不已。不过,也有网友认为 “这同炫耀帖子如出一辙”。卢苇说,她曾在网上写了一句“君子固穷我不穷,别人炫富我炫书”,马上就有人提醒她,“炫”字容易引起争议,应把“炫书”改成 “读书”。 “我还是坚持用 ‘炫书’,我现在读高三,几千册藏书中只读了十几本,谈不上‘读书’。希望自己升入大学后,能够有时间真正沉下心来,阅读这些经典名著。”
责任编辑:倪冰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