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风新村7区,有一户人家可以说是美名远扬。一大家子人,不仅知书达理、仁义厚德,“书香之家”的称号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像这样的古书,老人家里藏了不少。
像这样的古书,老人家里藏了不少。
在东风新村7区,有一户人家可以说是美名远扬。一大家子人,不仅知书达理、仁义厚德,“书香之家”的称号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百年古书传家风
2月28日下午,记者登门拜访了这户人家。
“我今年88岁了,看着不太像吧?”一位身穿布衣的耄耋老人,面带微笑地招呼记者,将记者请进书房。
老人的书房收拾得很整洁,近千册藏书,以诗词、文史类居多。
“看,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老人从书柜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摞古书。
这是一套《诗经》,因年代太过久远,书页泛黄得厉害,尽显历史的沧桑。
据老人讲,这书是他太爷爷传下来的,少说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爱学习就是我们家祖祖辈辈的家风。”老人神清气爽地说。
老人叫王新纲,7岁开始读私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目前,已经出版词文集17本。
老人的6个子女也都是知识分子,最令他自豪的是,他的6个孙子、孙女中,出了3个研究生、1个博士生,有2个是党员。
王家曾获得大庆市十大“书香之家”的殊荣。
雷打不动晚读书
老人说,自打记事起,父亲就教他念《百家姓》、《三字经》,还常叮嘱他说:“孩子,用心读书可以学做人、有智慧。”
儿时,同王新纲一起上私塾的有好几个孩子,经常因为没背下文章,被私塾的老先生拿着竹尺打手掌,唯一没挨过打的就是王新纲。别人都认为这小孩脑瓜聪明,可老人却告诉记者,他比别人用功,是因为耳濡目染的结果。
在老人的印象中,父亲无论多忙,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在书房读书,雷打不动。
“所谓身教胜言教,就是这个道理。”老人说。
仁德懂礼幸福来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老人眼中,父亲不仅有学问,更是一位仁德之人。当时,王家家境非常好,有360垧土地,家里帮工也很多。有一个乡亲登门,想给王家做长工,管家见其腿有残疾,就想打发他走,这时,父亲正巧外出回来,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老乡哭着说,父亲是大好人。
管家不解,认为雇人就得雇能干重活的,可父亲却不在意,说这位老乡家中有7旬老母需要吃饭,自己不收留,岂能眼睁睁看着两人饿死?父亲的做法,深深影响着年幼的王新纲。
“因为懂得宽以待人,我和老伴还有子女们都过得幸福。”王新纲说。
2004年的时候,几个儿女担心父母年岁大了,身边没人照顾,特意联系了房源,大姑娘、二儿子和两位老人做了邻居。老人的二儿媳今年也已经60岁了,曾经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任务,平时还给两位老人洗脚修脚,这让老两口十分感动。
老人欣慰地说,他相信,老王家这种好学、仁德、孝顺的家风会代代相传下去。 责任编辑:小白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