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手炉是冬天用来暖手的小炉,材料多为铜质。它是我国古代民间和宫廷普遍使用的一种暖手工具,铜手炉与脚炉要精巧的多,它可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叫做“捧炉”、“袖炉”;同时又因为炉内装有炭火,又叫做“龙笼”。古时候没有空调等制暖设备,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火。人们将火种放进陶器或铜器内,又称之为“火炉”。早在春秋时期的楚国,因为当地潮湿,楚人将一些带香味的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通过释放出的烟雾来散气,经过慢慢演变,“火炉”也就诞生了。火炉的范围对于手炉来说有些过大。有种说法说手炉源于隋朝,因为当朝天子隋炀帝到苏州游玩时,天气有些寒冷,当地官员让铜匠为他做了一只小铜炉,里面放入火炭用来暖手,隋炀帝便将之称为“手炉”。
图1:康熙暖手炉;成交价:RMB 4,807,000;尺寸:长13.5cm;宽6.8cm;高9.6cm;成交时间:2019-01-21;拍卖公司:英国维特根斯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其实最初,手炉出现之后,并非人人都可用得上的,到了中唐时期,除了皇室之外,能够用上手炉的依旧还是官宦人家。一直到北宋年间,手炉才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老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工具。当时的手炉都用青铜所制,偶尔还有银、瓷、铁等等。造型多为方和圆两种,大一些的用手捧着取暖,小一些的可以放入袖子里“熏衣炙衣”。一直到了明清时期,手炉的工艺有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到了最高峰,晚明时期,嘉兴曾经出了一位名匠叫张鸣岐,他制作的手炉工艺精美,花纹精细,名声响彻大江南北。
图2: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海晏河清海棠式手炉;成交价:RMB 1,437,500;尺寸:高12.5cm;长20cm;成交时间:2017-06-08;拍卖公司:东正拍卖。
到了清朝时期,手炉进入清宫之后,成了宫廷的御用品,身价一跃百倍,因得益于皇室的上好资源,手炉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更大的推进,工艺种类更加多姿多彩。康熙年间,手炉的材质还多了珐琅、漆器等品种,装饰也更为精细,出现了掐丝珐琅等工艺。康熙年间的铜手炉小巧玲珑,工艺雅致,多有南瓜形、海棠形、龟背形、花篮形等形状。康熙年间的手炉的底部多标有“康熙年制”字样,如果外形过大或过小,一般都不是康熙年间的铜手炉,青铜器或者铁器手炉也不是康熙年间的产物。
图3: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海棠式手炉;成交价:RMB 1,380,000;尺寸:高10.5cm;成交时间:2018-05-23;拍卖公司: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清朝灭亡之后,民国建立,中国国力大不如前,因此也反映在艺术作品和手工艺品上。此时期的铜手炉制作又开始趋于简单,造型和纹饰也显得格外单一。而且,为了减少成本,连铜料都跟着变薄了起来。此后,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取暖方式的出现,铜手炉也就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一直到现在,成了藏家收藏的藏品。康熙年间的铜手炉,名家众多,手炉多以刻、镶、融雕、磨等工艺全集于一身,汇聚了印、书、画、诗于一起器,极富书卷之气,拥有非常高的历史内涵和收藏价值。如果铜料过薄,工艺粗糙,一般都不是康熙年间的铜手炉。
图4:清雍正 铜錾龙纹手炉;成交价:RMB 1,355,200;尺寸:高10cm;成交时间:2009-11-11;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图5:清雍正 铜“苍龙教子”手炉;成交价:RMB 598,000;尺寸:长15cm;成交时间:2012-12-06;拍卖公司:2012-12-06。
图6:清乾隆 宫廷鎏金手炉;成交价:RMB 402,500;尺寸:口径15.8×12.2cm;高8.7cm;成交时间:2016-12-03;拍卖公司:2016-12-03。
图7:清乾隆 掐丝珐琅鎏金团鹤手炉;成交价:RMB 201,600;尺寸:长19.5cm;成交时间:2009-12-22;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图8:清 铜鎏金缠枝莲纹手炉;成交价:RMB 437,000;尺寸:长16.7cm;成交时间:2015-11-19;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
图9:清中期 铜胎画珐琅开光太平有象手炉;成交价:RMB 168,000;尺寸:高11cm;成交时间:2008-05-11;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搜索
复制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