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齐白石,尺寸 88.9×47.6cm,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估价 RMB 1,000,000-1,5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 ,专场 大观——四海崇誉庆典之夜·默斋掇英,拍卖时间 2017-12-18,拍卖公司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 中国嘉德2017秋季拍卖会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绘画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2017年12月17日晚,在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上,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4.5亿元起拍,在近70余次的竞争中,最终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亿元成交,成为目前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笔墨乃中国绘画中重要元素。唐代张彦远最早指出用笔之重要:“画不见笔墨,不为画也。”荆浩于《笔法记》中对山水画提出“气质俱盛”之要求。北宋米芾、米友仁父子用简笔淡墨表现烟云迷蒙意趣,创米氏云山。元代赵孟頫又发展了文人画,提出书画用笔相通,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清代赵之谦以金石入画,吴昌硕继之。齐白石在前人基础上又创造出极富个人特色之笔墨语言,再次使得中国绘画中笔墨得到丰富与发展。
齐白石画山水,最初程式来自《芥子园画谱》。而后,胡沁园令其随谭荔生学画山水。后在远游途中山水画作颇丰,作品景色平朴,笔墨简略有力,个人风格初露端倪。回乡幽居时期,其山水面已自成一格。后经变法,愈加成熟,笔墨简练,山峰以勾勒加染无皴或泼墨,风格独特。此种简笔山水,成为齐白石山水画主要特色。此幅《水墨山水》山头均呈圆形,从画风推测,可能创作于20年代,为其简练风格山水成熟之代表作品。
此幅画面取三段式构图,章法独特,全以水墨表现,黑白对比造成视觉冲击。近景两座倒U字型山峰,山石结构线条长短相间,刚劲有力,大片湿墨运用,形成山之立体感。下方仅露一长形矮山,把后面小峰推向远方,增强画面进深感。两山间山谷中一低矮平房,乃画家理想中幽居之地。近湖边茂密树丛向左倾斜,繁密树叶靠墨点大笔点出,与远处浅滩右倾之树相呼应,造成空气之动感,亦暗示出水流方向,使以山为主体之凝重画面增加灵动活泼。一木桥连接浅滩,远景连绵山峦全用墨色罩染,深浅运用表现出山之立体效果。右侧山泉自上蜿蜓而下汇入水中,打破山之沉寂,增强画面流动感。全幅没有画水,却将水之动势表现在山脚坡石边线中,水墨相融,画面宁静而气韵满幅。齐白石巧妙运墨,藉鉴范宽山水雄壮风格,却绘出南方山水之美感。此画用笔风格平直,其绘画、书法用笔与篆刻刀法皆偏于平直,而产生刚健挺拔之感,可谓书画用笔与篆刻刀法异曲同工。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