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溯古今,下至未来,当下赋予我们“文创中国”的历史机遇。2019年11月日,紫光文创园·首届全国文物修复研讨会在北京紫光文创园总部园区(南口园)圆满召开。
全国文物修复领域各专家、学者、传承人、修复师等六十余位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旨在搭建全国首家文物修复领域集“教育培训、修复实践、科技研发、创新衍生”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充分调动与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文博学术资源、企业科技资源与社会产业资本,探索文物修复传承与实践相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路径,构建文物修复领域“新业态”。
领 导
李中祥:清华控股副总裁,紫光集团副董事长
曹志勇:紫光博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紫光文创园管委会执行主任
蔡 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艺术与文物修复培训项目主任
马子骞:紫光文创园管委会执行主任,北京子儒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专 家
张夫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金剑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基础部支部书记,文化艺术与文物修复培训项目责任教授
付清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现任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会长
孙振翔: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部主任,现任北京鉴衡文物修复中心经理,青铜器方面修复和仿复制方面的专家
齐吉祥: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仿复制专委会会长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刘莉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仿复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范胜利:首博书画专家,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刘大新:国内著名碑帖专家,原任职于国家博物馆,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主任
张金生:故宫博物院
袁 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胡军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科技中心演艺中心主任
张春雷:宋庆龄基金会主任助理
刘思彤:非遗满绣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纳兰商贸集团总裁,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
刘 扬:广陵社副社长,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兼乐器制作委员会理事和专家委
李劭南:资深媒体人,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
吴国英:著名收藏家
张宝良:上古文明研究室研究员,首都版权产业联盟艺委会副秘书长
张云海: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李硕成:昌平城管支队办公室主任
许和雅:南京和雅文化公司经理
拟开班导师团队
金石碑帖团队
张深伟: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李爱凤: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壁画修复团队
张谷林:中国长城峰岭文化专家,数字长城工程委员会委员
王義林: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丝路书画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理事,华夏丝路画院负责人,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
鲁丽莉:原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唐卡事业部主任,清华出版社第八事业部国学项目部副主任
孔丽君:东君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李佳晔
书画修复团队
窦旭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装裱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张海鹰:曾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创会办公室主任,《收藏界》杂志副主编,求是杂志社记者
李政恩:任职于中国山水画创作院、,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文化中心,中华炎黄书画院
艾若:诗人,北京传媒人,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
冯文明:书画修复团队成员
古建筑修复、彩绘修复团队
张文珍:大佛寺修复师,河北大观园整体彩绘工作负责人
曹志玲:中级工程师,河北满鑫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法人
魏立军:中级工程师,BIM工程师,任职河北香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闫永兴 焦曙光
书画修复策划
吴硕人:辽宁特师书画修复学科带头人导师
媒 体
腾讯视频、中国文物网、新浪收藏首页、壹号收藏网、中国艺术收藏网、中国收藏网、雅昌艺术网、华夏收藏网、共产党员网、腾讯新闻事实派、收藏之家和9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一稿通发。
工作团队
罗 鸿:紫光文创园.高碑店文创中心主任,北京子儒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雨春:紫光文创园.高碑店文创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导师
张大京:紫光文创园.高碑店文创中心康养负责人著名中医,国家女篮健康管理顾问
蔡丽红:国家女蓝队医
张纯玉: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教学督导、执行导师
沈振华:紫光文创园.高碑店文创中心资源部主任
首先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致谢!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天清华紫光能够邀请到这么多文化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文物修复问题,深感荣幸。
清华紫光在深耕科技领域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希望能用清华的平台和资源,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复兴植入智慧芯片。
“紫光文创园”概述
2019年6月,“清华紫光”旗下“紫光文创园”应运而生。该项目由北京紫光博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创、北京子儒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运营、“紫光文创园管委会”统一管理。
“紫光文创园”作为项目主体与运营品牌,旨在聚集全国优秀文化艺术资源及相关要素资源,以”再造文创芯片,鼎盛文化中国”的理念,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建设“1+N”园区体系,构建落地基地,全面参与全国各地文化中心建设,打造综合性全业态赋能平台,助力“文创中国”。
“紫光文创园”在北京接手并运营“高碑店书画产业园区”,着手打造“文物修复产业园区”、“运河古风产业基地”等项目;在全国,参与并设计“厦门国际名校交流基地”、“深圳文化康养基地”、“成都文创社区”等项目。
“南口园”概述
“南口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清华大学二校区,皆为特色仿古建筑。毗邻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化工大学等二校区与北京警察学院,教育科研气氛浓厚;园区居于“八达岭长城——十三陵”文创产业创新试验区的龙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南口园”拟构建:“紫光文创园.全国文物修复培训中心”,同步创建“紫光文创园.全国文物修复工坊聚集区”。
“南口园”以“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成就文物修复人的职业尊严”为使命,秉承“守护、匠心、传承”的理念,打造全国示范性“文物修复产业园区”。
“全国文物修复培训中心”构建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是历史记忆的管理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掌握修复技术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文物修复领域问题浅析:
1. 资源平台有限
2. 技术人才匮乏
3. 专业资格认证空白。
4. 职业价值社会认同度不高。
5. 传承平台缺失。
”紫光文创园.全国文物修复培训中心”规划
目标:
▪ 聚集全国“大国工匠”并赋予其学术与教育平台,在传承实践中建立其“话语权”。
▪ 成为线下线上国内文物修复领域口碑与规模第一的传承平台,孵化百余个教学体系。
▪ 成为“中国文物修复师的摇篮”,培养万余名具有广博知识和精湛技艺的文物修复复合型人才。
▪ 成为文物修复理论的创新基地,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
理念:学以致用。
方针:
▪ 围绕“治教、治学、治校”,探索建立新时代文物修复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特点和新体制。
▪ 教培工作既强调规范性、系统性,更兼具开放性、国际性。
▪ 以“师承制+证书制”为出发点,开展文物修复职业教育与专业技能型培训,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
▪ 摸索文物修复技能型人才培养、定级和使用机制,为文物保护工作输送合格的实践性人才。
▪ 以职业实践为基础,采用实践、理论、艺术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 探索结合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实施人才培养项目的机制。
▪ 教学体系先期从传统修复专业入手,逐步导入现代修复专业;摸索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修复技术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
实施:
“培训中心”总体框架构建包括基础设施、管理机构、智库团队、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与咨询六部分,遵照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师资队伍,专业布局、专业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专业实习、评价标准等。
“全国文物修复工坊聚集区”构建
使命:成就百工盛市,连接千年传承,延续万年国粹。
目标:
▪ 成为国内文物修复领域最好的产学研平台。
▪ 成为国内知名的文物修复、鉴定、沉浸式体验、创意衍生平台。
▪ 成为传统修复工坊与现代修复企业汇集地,建立“共融生态圈”。
方针:产业链模式创新、战略化模式创新、价值化模式创新
内部平台建设:
▪ 建立数字版权研究与创意衍生研发平台。
▪ 建立互联网传播平台。
▪ 建立文物修复企业孵化平台。
汇聚工坊、企业:
导师专业修复工坊、社会修复企业与工坊、高科技与新材料企业、文创衍生品开发企业
客户与人群定位:
▪ 承接考古修复、展览修复、商品修复等项目
▪ 承接中小博物馆与私人文物修复
▪ 精准定位吸引
项目展望
我们希望和全国的文博同仁一道,致力于将“紫光文创园.南口园”打造成全国文物修复领域“大国工匠”传承的新平台、人才的新生地、产业的新地标,引领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修复人,成就文物修复人的职业尊严。
千年的精雕细琢,几十代修复师的匠心独运,惊艳了整个世界;今天的“大国工匠”,让横亘古今的国粹重获新生;千锤百炼,匠心是坚持,更是守望;千年过往,匠心是传承,更是创新;岁月流转,匠心永存!
张夫也教授首先代表设计中国创意联盟向活动和研讨会表示衷心祝贺。文物修复是一门包含了专业技能、人文艺术、科技法律等的综合性技术,需要各界人才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共促发展。
目前中国文物修复行业现状发展不容乐观:
首先,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文物数量和修复人员数量相差如此悬殊;
第二,中国文物数量如此之多,但却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博物馆入围反映世界文明的博物馆前四位的国家;
第三,发达国家包括在艺术高校、普通高校很多都设有文物修复专业,但中国高校少之又少。因此做文物修复人才培训迫在眉睫。“我们不做谁来做?今天不做什么时候来做?”当下的文博界必须要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首先对文物修复培训项目表示赞许和认可。其次就培训而言,目前国家开设的短期班,满足不了眼下文物修复的现状。培训前期可针对有文物修复经验者,开设短期提高班。再次,现在文物市场门可罗雀,中小博物馆经济现状艰难。
我们可充分利用资源,争取国家与政府支持,为实现文物修复行业更好的发展。
创办文物修复培训中心是一项“大手笔、大功能、大难题”的开创性事业。从落地实践方面,目前来看创办文物修复班最大的难题是修什么。文物修复重在实践,但是宝贵的文物又不可能给新人练手,只能从标本和一些古董开始学习。另外,要考虑到这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事业,它必然是以小众和冷清开头的,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淀才可能“热闹起来”,从业人员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文物修复是文化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环节,要和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进行推广。在传播上可以利用现下流行的信息平台,同时可开设线上讲座,如在喜马拉雅等平台开设文物修复讲座,辐射更多受众。金教授表示,不拘泥在某一个点上,通过更多途径、更多方式,才能更快速、更高效的推动文物修复经济产业的发展;园区也需要以产业为切入点,多借鉴国外相关成熟经验,尽快策划和推动中心的创立和发展。
结合长期从事文博行业的亲身经验,建议创建修复中心,要充分考虑到政策和法律风险。目前,在文物修复产业,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支持几乎空白,事业的起步必定是困难重重,要积极和相关部门及单位进行沟通,争取支持,努力克服这方面的困难。人才培养是否可以和现有的高校教育结合起来;文博专业的毕业生几乎少有从事本行业工作的,要如何改变这个现状,这也是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亟需关注和解决两大问题。
文物修复领域有一个有趣的矛盾,即人才紧缺但相关专业毕业生却很难找到工作。一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的师资力量仍然紧缺,北京现有三家高等院校开设文物修复专业,但授课老师缺口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只能无奈转行。而另一方面,很多小博物馆却没有自己的文物修复师,只能去找体制内退休被返聘的修复师。此外,文物修复专业细分复杂,培养期长,做文物修复培训,一定要注重生源资质和口碑。
在文物修复工作和人才培养中,都要充分考虑到对真迹的保护,避免学习和实操中对文物的损坏,也表达了对文物修复可能会对文物真伪辨别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文物本身价值的担忧。
研讨会自由讨论环节,张文珍、窦旭红、刘扬、王義林、张金生、张谷林等各专家、资深从业者结合自身经历,从人才培养、未来发展难题、产业发展模式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专业的见解,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 。创立全国文物修复培训中心是行业内开创性的大事,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但也是当下文博人必须要做的实事,有清华紫光的品牌和资源优势,有文博人的同心协力,相信定能战胜所有困难。
马子骞老师在研讨会尾声深切表述,因为有了各位专家学者,南口园的创业开始起步,相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南口园的明天一定会因为有大家的传播和努力,实现他的梦想!
非常高兴参加此次紫光文创园的研讨会。作为紫光集团的副董事长,我有幸参与了清华大学二校区建设的一些推动工作,有幸参与了紫光文创园的设计工作。清华的校风讲究的是文理渗透,古今贯通,中西融汇。在未来清华大学重课题云集区域,我们的文化项目率先启动,非常好。
北京目前在大力推进科技和文化创新的融汇发展。科技让中国更强大,文化让我们的灵魂更自信,中国要真正成为引领世界的领导型国家,我们一定要出现一批大科学、大人文、大思想的大企业家。紫光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我们希望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收藏之家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玳瑁标本价格」全国文物修复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二校区紫光文创园圆满召开”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玳瑁标本价格」,请关注收藏之家!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