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胎釉工艺鉴别口诀
瓷土掺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元代始。
手制胚胎多层摞,斜削外足刀法主。
釉下钴料画青花,各色釉下青花属。
一千二百高温烧,胎体瓷化程度足。
白瓷青花美清楚,元代瓷业世界瞩。
创烧二元青白瓷,真正白瓷元代始。
底足刀工鉴别口诀
元瓷到底看些啥,看着粗糙摸着滑。
挂浆涂红元瓷有,垫砂支钉粗磕手。
器底粘釉留釉斑,跳刀旋痕也全有。
看底认清刀技法,抖刀不稳有七八。
元青花工艺鉴别口诀
器型高大胎厚重,青白卵白都常用。
呈色青灰国产料,呈色浓艳苏料用。
瓢瓶梅瓶玉壶春,多棱制作有成就。
上窄下宽梅瓶口,枢府瓷器小足正。
碗盘器底常无釉,大件底部有滴釉。
圈足外墙斜削制,旋痕跳刀底上皱。
纹饰构图多密布,图过双线鉴之重。
实心蕉叶分瓣莲,鉴时条条不疏漏。
代社会杂剧繁荣昌盛,北方蒙古人对南方汉人历史故事非常着迷,戏剧中人物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动蒙古人爱憎分明的朴实情怀。将故事凝固在厚重结实的瓷罐上,放进蒙古包里,在存放食品杂物的同时,还可时时欣赏那回味无穷的戏剧故事。即使不小心用足踢到也不会被轻易碰碎。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成为蒙古皇室贵族的生活实用器。其绘画,一般采用剪纸或版刻模印取其部分拼图,在瓷胎上填色而成。透露着浓郁的年画风味。因为缺乏原创,除造型不同,精美程度大同小异。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