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因石状鼓形,故曰“石鼓”。共十鼓,每石四周均镌刻诗文,因称“石鼓文”。十首为一组,皆为四言诗。
前人根据各石起首文字分别定名为沔、霝雨、而师、作原、吾水、车工、田车、马荐、吴人等。战国时秦国刻,书体为大篆,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石鼓质地坚硬,颜色灰暗。十鼓形状大小并不规则,很像是切下来的一段圆柱,每石约刻韵文70字。据马叙伦《石鼓文疏记》载,原文应为650 字,然则现在第八鼓却无有一字,9 只鼓仅存300 余字。其内容主要是记叙贵族阶级游猎的情况,因而又称《猎碣》。
马衡在《石鼓为秦刻石》一文中说:“石鼓在唐以前未见著录,出土之时,当在唐初,其名初不甚著,自韦应物、韩愈作《石鼓歌》以表彰之,而后大显于世,其地为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南二十里许,郑余庆迁凤翔府,今凤翔夫子庙。经五代之乱,又复散失。宋司马池复辇置府学之门庑下,大观中自凤翔迁于东京,今开封辟雍,后入宝和殿。金人破宋,辇归燕京(今北京),今在故国子监(按:抗日战争时期,曾将石鼓由北京迁往四川,新中国成立后,又迁还北京,今存故宫博物院)。其字为籀文(即大篆),其文体为诗,其数凡十。宋司马池移置时亡其一,皇四年傅师求得之。入汴以后,以金填其文,示不复拓,入燕以后,又剔去其金。经此数厄,文字之残损者更多,十鼓虽具,而第八鼓已无字矣。”石鼓出土后的简史,于此可见。
“石鼓文”的文字书法继承了周代的书体特点,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然趋于方整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平正中有擒纵,稳实处求错落;加以整体章法齐正平实,使得其书能意朴而气静,古茂雄秀,冠绝古今。
而且石鼓文是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书法在唐初就被“虞褚、欧阳共称古妙”。韩愈著有《石鼓歌》,形容其为:“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以记其事。唐代书评家张怀瓘的《书断》中有“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的赞语,又说石鼓文的书法是“折直劲迅,有如镂铁,而端姿旁逸,又婉润焉”。
石鼓文在唐时已有拓本,但未见流传。范氏天一阁原藏有北宋拓本,乾嘉年间毁于火。锡山安国旧藏三种宋拓本,称为“先锋本”“中权本”和“后劲本”。其中以“先锋本”居第一,存字491 个。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