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上海造币厂及所造银元
咸丰四年(1854年),上海江海关成立,委托英国皇家造币厂铸造一套五枚银币,分别是关平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主币正面内圈横书从右向左读“关平”、直书“银壹两”,外固有直读“中外通宝”四字;背面内圈为太极八卦阴阳图,外圈是首尾相接的两条龙纹,该币未流通。
PCGS AU 50上海县足纹银饼壹两郁森盛丰年,始称“上海银饼”,咸丰年间上海道仿照外国银元形制铸造,极少见,老五彩包浆,状态上乘.成交价格:345000元。
咸丰六年(1856年),上海县王永盛、郁森盛、经正记号商铸造银饼。“上海银饼”有一两、五钱两种面值,一两面值重37克左右,铭文有四种,流通六个月便停止使用。
同治六年(1867年),上海工部局委托英国香港造币厂铸“上海一两”银币。图案出现了英国皇徽和国徽,读序与我国一般钱币相反,主图蟠龙为狮头,外以英国最高勋章围绕,该币未流通。
机制币精品银元图片:NGC AU-Details上海县足纹银饼壹两经正记,成交价格:23500美元。
另有上海工部局贰钱,未流通。
民国抗战前上海造币厂及所造银元
民国九年(1920年),经北洋政府核准,筹建上海造币厂。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财政部核准恢复上海造币厂筹备工作,委派唐寿民为厂长。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海造币厂改为中央造币厂,由国民政府财政部直属。
NGC MS 61上海县足纹银饼壹两王永盛 ,打铸深峻,字体立体凸出、完整清晰,版底几近光洁,淡彩氧化味道佳。成交价格51920美元。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十七日,厂房建造、设备安装竣工,铸镀金纪念章,正面为孙中山头像、背面为帆船。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上海中央造币厂试铸金本位币,其中银质币有四种币值,分别是壹圆、半圆、贰毫、壹毫。
同年,铸“三鸟币”,该币正面为孙中山五分侧面像,上环列“中華民國二十一年”,背面中央双帆船,海面波浪起伏,东方旭日初升,光芒四射,空中翱翔三只海鸥,寓意“国运”、“一帆风顺”、“旭日东升”,左右分列“壹圆”,直径39毫米,重26.67克,成色八八。
珍品机制币银元拍卖价格与图片:PCGS SP 62上海县上海壹两射线版 ,成交价格305500美元,加上佣金约合人民币224万。
该币有着戏剧性命运,据传,该币刚发行,正逢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当时有人把空中图案附会为日本国正要升起,三只鸟被说成是东三省要飞掉了,因此舆论哗然,纷纷指责国民党。政府也感到“天上的飞鸟是外国人的徽记,凌驾于中国帆船之上”,都认为不妥,马上下令收回这版银币,以制止谣言流传。民国二十一年版“船洋”总铸量为226万枚,实际流通不足5万枚。关于孙像船洋的收藏知识请看: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八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四月五日发布《关于废两改用银本位币布告》,把铸行新币和“废两改元”一体实行。
同年,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孙中山像民国二十二年帆船币,面值壹圆。
PCGS SP 62+上海县中外通宝一钱 ,估价:50000-70000美元。
该币正面为孙中山身着汉装的五分侧面像,上环列“中華民國二十二年”;背面中央海面上一艘双帆船,左右分列币值“壹圆”,直径39毫米,重量26.6克,成色88%,共铸28060918枚。
同年,上海中央造币厂根据《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开铸厂条两种,成色分别是九九九、八八零。厂条高9公分,平面上长27公分,宽12公分,底长25公分,宽10公分,合银本位币一千元。民国二十二年八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五月,共铸甲种厂条(九九九)3556条,乙种厂条(八八零)571177条。
PCGS MS 64+,孙像三鸟民国21年壹圆银币 成交价格86250元。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孙中山像民国二十三年帆船币,面值壹圆。
该币正面为孙中山身着汉装的五分侧面像,上环列“中華民國二十三年”;背面中央海面上一艘双帆船,左右分列币值“壹圆”,直径39毫米,重量26.6克,成色88%,共铸70956464枚。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孙中山像民国二十四年帆船币,面值有二,壹圆、中圆,样币未流通。
同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停铸银币,但仍铸厂条。
后,还陆续铸造辅币,主要是镍币、铜币,这里不再列举。
PCGS民国22年孙像船洋
民国抗战后上海造币厂及所造银元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13”抗战爆发,停止铸币,遣散人员,将设备运往内地,先后分别在武昌、成都、桂林、兰州、昆明建分厂。10月27日,厂房被日军侵占。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4日,中央造币厂由侵华日军移交给国民政府海军司令部接收。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中央造币厂正式复工,但主要经营副业,熔炼银、铜,轧制铜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主要代替中央银行熔铸十两金条,成色九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0日,恢复铸币生产,铸造民国二十三年孙像帆船币,至次年5月,共铸币662.5万枚。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上海造币厂迁台湾。
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后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发行处)派军代表陈镇泰、王振扬等人接管中央造币厂,改为人民造币厂。
6月7日,中共华东局决定复工铸币,利用接管时库存的原料和半成品,生产银圆(袁大头)11天,支援解放大西南。这11天生产的袁大头称为上海三角圆。版主将其分为三种类别,并详细列举出其特征,这里引用其中一种“混配三角圆挑贝”。了解更多的收藏资讯请到机制币论坛。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