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料类
高岭土
——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
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黄色,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
“高岭”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记载,国标上音译Gaolin,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麻仓土
——元、明景德镇制瓷原料,是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高岭土,故名。
瓷石
——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
颜色白中微带黄色、绿色、灰色或浅红色,我国很早就用来制造瓷器。
不(音敦)子
——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献上普遍采用这个名词。
釉浆
——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
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
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烧炼而成。
钴土矿
——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
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苏泥麻青
——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
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平等青
——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
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回青
——是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
其特点是发色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
石子青
——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色料。
产于今江西上高,发色浓中带灰。
珠明料
——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色料。
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
二、工艺类
拉坯
——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
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利坯
——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挖足
——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泥条盘筑
——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
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轮制
——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
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施转,利用轮车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
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厚薄一致。
仰烧
——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
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焙烧,称为仰烧。
叠烧
——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
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
可分为:
(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
(2)支圈叠烧,如定窑。
(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覆烧
——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
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
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
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素烧
——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
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涩圈
——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
浸釉
——浸釉是陶瓷施釉技法之一,又称“蘸釉”。
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上。
釉层厚度由坯的吸水性、釉浆浓度、浸渍时间进行控制。
适用于厚胎坯体及杯碗类制品施外釉
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升温,通过收藏渠道来参与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和其它的市场投资一样,在艺术品的投资上同样是存在着风险的。
只有收藏到真品,才能够升值。
不少人常常通过拍卖会的渠道去购买收藏品,但当前国内的拍卖还不十分规范,拍卖品的真品率也问题不少。
据报道,广东有一次陶瓷拍卖,真品率仅百分之一。
现在好多人都看好国外回流藏品,可是,在回流藏品中同样存在着真赝混杂的状况。
有一位藏家花了百万巨资从英国买回一批瓷器,后经专家鉴定,全部是赝品。
因此,为了躲避风险,在投资艺术品时,自己能懂得识别真假就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识别真正的古瓷?
我国的瓷器生产,如果从商周时代算起,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综观历朝以来瓷器生产,都是在发展之中又有着各个朝代不同的时代特色。
因此,了解各朝瓷器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瓷器生产的不同时代特点,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去鉴识历朝历代的真品瓷器。
一般说来,瓷器的形制、纹饰、款识等,后人都是可以仿制的。
因此,拿到一件瓷器,鉴别真伪的首要因素并不是这些。
当然,这些条件,在断代上是必须要考虑的。
比如,历代各朝在瓷器上绘龙的图纹都是各有特点的。
以清代为例,顺治朝的龙俗称鸡爪龙,龙爪画得犹如鸡爪;
康熙朝多见弓字龙、夔纹龙;
雍正朝的龙头常画得犹如鳄鱼,此外多见螭龙纹;
到乾隆朝,龙头画得像长须老头一样;
嘉道以后,多见带鱼龙,龙身很长,像一条在游动的带鱼,弓起像虾弓;
光绪朝多见点睛龙,龙眼之处像是刚点上去一般,特别有神。
知道了这些画龙特点后,凡见有龙图案的清代器,你就可以结合其它特征,准确断代了。
但在确定真伪之前,这些因素也只能是一些参考因素。
瓷器四要素
要确定一件瓷器的真伪,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以下四个要素,那就是:
一要看胎质;
二要看施釉;
三要看彩料;
四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
首先,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
唐代以前,是属于瓷器的初创时期,器物的胎质构成比较粗疏。
像唐三彩的胎质就是半瓷半陶的,比较粗松。
如果你见到的“唐三彩”胎质制造非常精细坚致,那么,这个东西肯定就是不对的。
再如,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
而且,当时工人在制作拉坯工艺时做得快速利落,每个碗底部只用竹刀迅速地刮一遍就算了,所以,留下的修刀旋痕非常明显,很粗糙。
如果你碰到的吉州窑碗修胎讲究、工细,胎质又是很坚硬、精细,那么,不必看其它方面,这个碗必定是后仿品无疑。
现在,元青花的瓷品很受藏家关注。
识别元青花,除了看其施釉较厚,釉面有堆脂感;
彩料使用“苏麻离青”,色泽浓翠,有铁斑等等的特点外,在胎质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般元青花瓷胎体都较为厚重,大器烧成后底部常有开裂。
胎质细白坚致,胎釉结合处常有淡红色火石红形成,这种火石红,在器身的白釉较薄之处也会泛出一种肉红色来。
如果“元青花”器釉面干枯,胎质粗松,又没有火石红,釉薄处也看不到肉红色泛出,那么,藏家就一定要小心对待。
此外,像康熙瓷的胎质是精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风格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
因是人工淘胎,再精细也存有杂质,因此,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
如果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洁,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仿品。
第二个是看釉面。
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
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因此,施釉较薄,有流淌,还易剥落,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
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一是看釉色有否流淌,看色与色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
此外,唐瓷一般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细小的开片,而这种开片又不可太明显,如在一米开外就可见到,那么,这就是个仿品。
南宋以后,改施石灰碱釉。
这种釉粘着力强,可以施得很厚。
所以南宋以后的瓷器,如哥窑、南宋官窑、南宋龙泉窑等的器物釉色就显得肥厚滋润,放大镜下还可见到未熔的石英颗粒。
另外,从釉面看,从中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有利于鉴别。
像宣德、雍正等朝的瓷面都可见桔皮纹;乾隆单色釉器胎釉结合处的釉面可见细小的锯齿痕;
万历、康熙青花的釉面常可见指捺水印纹;
晚清几朝瓷器的底面釉上均可见高低不平的状况,俗称“波浪釉”,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釉面所提供的鉴识依据。
第三是看彩料。
不同的时代,所用的彩料都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古代瓷器所用的都是矿物料,而现代仿品则常用化工料来替代,因此,凡见用化工料的,就可以在鉴识时加以剔除。
而矿物料在各个时期也都是不一样的。
就拿绘青花所用的青钴料来说吧,明清各朝就是各有所用的。
洪武朝时,有进口、国产两种青料,进口料呈色鲜艳,国产料呈色灰暗;
永乐、宣德两朝官窑器多用进口“苏麻离青”料,发色浓艳,青花上有“铁锈斑”;
成化到正德前期用平等青料,发色淡雅秀气;
嘉靖到万历前期官窑器多用进口回青料,发色艳美,蓝中带紫;
万历后期至崇祯用石子青或浙料,除个别发色鲜艳外,一般都清淡无华;
在清代,顺治早期多用石子青,后期多用浙料;
康熙早期延续顺治,青花色泽灰暗,偶有清淡,中期多用浙料和云南出的珠明料,呈色翠蓝,层次分明,晚期呈色偏淡;
雍正、乾隆时,色泽不如康熙,层次也减少;
晚清各朝均有所退步。
根据使用青料的不同情况,就大致可以判断器物所属的年代。
其它的彩料也同理,不管是五彩或粉彩,不同的朝代所用的彩料都是有所区别的,熟悉了这些,也就可以帮助来识别和判断。
从彩料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用以区别五彩、粉彩和珐琅彩。
五彩器除绿彩有玻璃彩外,其余均一抹色平涂,表面相对显得粗糙;
粉彩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粉质感,表面较平滑,但无玻璃质感。
粉彩不能做到全粉彩化,其中的矾红必定是五彩。
因为烧造温度高了,矾红要流淌,因此,若发现矾红粉化或玻化,则必定是民国以后的现代工艺;
珐琅彩也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油质感、玻璃质感,没有粉质感。
因为不用氧化铅工艺,因此,绝无蛤蜊光出现。
第四是要在器物上看到真正的老气。
传世品上应有使用和存放的痕迹,应有因岁月而留下的痕迹;
出土器上应有土气侵入的痕迹。
这些痕迹表现在器物上,一个就是因为空气的氧化和长期存放在空间而形成的包浆。
有包浆的器物上面,就会有一层类似涂了薄油一样的温润的油光。
年代越久,油光就越强。
如果是青花器,那么,包浆下的青花,应是下沉的,犹如上面有一层水一样,俗称“水头”。
新器的青花上是没有水头的。
老的传世品一定会有一些使用过的痕迹,有揩拭痕、擦伤痕等等。
这种痕迹没有规则,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自然留下的,和现代新品用人工做出使用痕不同,人工做的有规律性,比较生硬,仔细观察,可以区别。
如果器物入过土,也应有土侵和灰皮等被腐蚀的痕迹。
新出土之物,闻之应有土香气味。
现在也有人工用酸腐蚀等方法来做的,但不像真正的土侵和灰皮那样深入肌理和无规律可循,闻之则有异味。
现在还有在烧造时通过用釉面涂锌来作旧。
因为锌元素在高温下比较活跃,能促使釉面气泡爆裂,以此达到作旧目的。
但涂锌作旧的器物,也可以识别:
涂锌的器物,高温下气泡是一次性破裂,不像自然老化的,有时间因素加入,因而是有多有少,而不是整齐划一的。
另外,涂锌件因气泡大量破裂,造成釉面出现流动,放大镜下可见弯曲的水波纹。
总之,凡是老的东西,必定有真正的老气留存;
凡找不到一点老气的器物,必定是新物无疑。
上述四个因素在鉴识时要结合起来考察,考察时还要结合形制、纹饰和款识等一起来考虑,如发现有一点不对,即可全盘否定。
之所以强调在鉴识古瓷时,要从上述四大要素去入手,是因为,这四点是现代作伪者较难仿出的。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古今艺事,品艺术生活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