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师有脾气:宋初进士画家郭忠恕
文/晏建怀
郭忠恕生于五代之初,《宋史》上说他七岁就能读书作文,不到十岁考上了童子举。童子举,也叫童子科,是科举考试中为儿童特设的考试科目,凡十岁以下能背诵任意一种经书,外加《孝经》和《论语》的儿童,都有资格参加考试。郭忠恕小小年纪就脱颖而出,才华上当然是首屈一指。
不过,郭忠恕文名大,画名更大,尤其是他的“界画”, 即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划线的中国画,为“一时之绝”, 喻为“神品”,被人争相收藏。那些王侯公卿们纷纷邀请他到府上,好酒好肉招待,恭敬得老爷一样,然后在墙壁上张贴精致的绢绸,希望得到郭忠恕一幅真迹。郭忠恕游走于这些富贵人家,谈天说地,饮酒赋诗,兴之所致就画上几笔,倘若他不想画而人家强求,他就会勃然变色,甩手出门,管你王侯不王侯,将相不将相。
岐山(今陕西歧山)有一个“富二代”,特别喜欢郭忠恕的画,想方设法把他请到家里,天天美酒,夜夜佳肴。俗话说:“吃人家嘴软”, 大鱼大肉招待了个多月后,“富二代”觉得可以向郭忠恕提要求了,就拿出一匹洁白的素绢,央求郭忠恕画一幅长卷。郭忠恕最看不惯“暴发户”,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给我吃就要我画,这不是把我当成仆役奴才吗?不过,他还是暂时按捺住了内心的怒火,拿起画笔,在素绢首端画了一个儿童,在尾端画了一个风筝,中间长达十数米的地方,仅画着一根长之又长的细线,画完后,扔下笔,扬长而去。“富二代”美滋滋地让仆人把画展开一看,立刻呆若木鸡,差一点没背过气去。
相对于见钱眼开的画匠来说,郭忠恕是大师。大师当然有大师的脾气,否则,一手接钱,一手描线,那能画出什么东西。只有线随心描,画随心动,这样才能真正产生传世佳作,这也是郭忠恕的画被喻为“神品”、争相收藏的真正原因。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