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白玉谷纹双螭璧赏析
天津博物馆馆藏的东汉白玉谷纹双螭璧,玉质呈青色,多处有黑褐色沁斑。出廓部采用镂雕技法,双螭螭首相对,伏于璧上,中间以一尖状物相隔。螭圆眼、耷耳、独角,身以细阴线雕琢的圆圈纹及毛纹饰鳞毛,螭身造型卷曲繁复,线条灵活优美。玉璧表面饰乳钉纹,每个乳钉琢磨得规整统一,其地子打磨平整光滑,极显工匠完美的雕琢技艺和高超的治玉水准。
璧,作为玉器器型之一,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玉器历史的长河之中。《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白琥礼西方。”早期的玉璧作为礼仪祭祀器,只有部族最高权力者才可使用。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已有大量玉璧出土。至汉代,丧葬用玉兴起,社会开始盛行厚葬之风,认为用玉陪葬可使尸体不朽。汉代帝王贵族的墓葬中,墓主通常会周身排满玉璧,以求达到尸体不朽、灵魂不灭的美好企望。
汉代开始大量出现出廓造型玉璧,且出廓部多以龙螭纹饰,其中夹有求福祈祥的祝语相伴:“长乐”、“延年万寿”、“宜子孙”等。而此件东汉青玉双螭谷纹璧,出廓部不但没有文字,且与汉代时期高大的出廓造型相比又较狭长低矮,因此极为独特珍贵。
玉璧表面雕琢的乳钉纹是谷纹的一种简化形式。谷纹是春秋、战国及汉代玉璧上雕琢最多的一种装饰纹饰。它运用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玉器表面琢磨出许多凸起的弧形圆点。这些圆点按序排列,经打磨抛光后更显油润发亮,像谷粒一样充实饱满。谷纹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农业文化发展的直接表现,也是先民祈求粮谷满仓、丰衣足食美好愿望的真实写照。人们盼望粮食生产的兴旺,因而在用作礼仪祭祀的玉璧上琢满谷纹纹饰,反映出历史上的中国玉文化和古代先民对现实生活希冀祈盼的紧密结合。
东汉青玉双螭谷纹璧是古代先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的见证物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