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片,俗称“拜年帖子”,是庆贺新年时用于赠送的图画卡片。古时称“贺年帖”、“片子”。因由古代的名帖、名片演变而来,故也称“贺刺”、“贺帖”或“名刺”。
据史所记,我国的贺年片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宋代互赠贺年片的形式就已很盛行了,北宋文学家秦观已用贺年片。明代天顺年间,贺年片不但非常流行,在制作上也十分考究,其大多用梅花笺纸裁切、勾绘、拓印或雕木刻版而成,宽约2寸,长3寸,上下两端分别写着收片人和祝贺人的地址、姓名,中间写有“恭贺新禧”、“万事如意”等贺词。清代的贺年片多用装裱技艺制成精美的大红片子,称作“贺年红单”。清康熙年间还兴起一种“拜盒”,即把印有贺词的卡片装在锦缎面盒里送给对方,以显其庄重华贵。清末民初,中国的贺年片受到外国贺年片的影响,开始印着图画,而此时的贺年片也已发展成为合页、连页、书笺等各种式样,并与图画、诗词歌赋、日历等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图案丰富、题材新颖、造型别致、印刷精美的艺术品。古代贺年片如今成为古玩收藏爱好者的首选收藏艺术品。
新中国在成立之前各解放区的贺年片,由于时代特色非常浓厚,又由于以往残酷的战争原因,目前留存下来的极少,因此,就成了贺年片中的珍品。新中国成立后的贺年片发行量比较大,其题材多以新中国建设、人民的精神面貌及名家画作系列为主。新中国贺年片也为众多古玩收藏者所喜爱。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贺年片的制作更为精典。除卡纸彩印之外,尚有平面的、立体的、凹印的、雕刻的、剪纸的;其材质有金属的、竹木的、塑料的、树皮的、树叶的;其艺术形式有折叠式的、拖挂式的、阶梯式的、不规则式的、还有带音乐的。古玩收藏爱好者收藏贺年片,缩短心与心的距离,留住永远的情。
老贺年片《阿姐喂羔羊》(丰子恺绘画)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