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苏轼春帖子词轴
年代:清,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汪由敦
特征:纸本,楷书
尺寸:纵115.5cm,横59.7cm。
释文:
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铎音。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晹谷宾初日,清台告协风。愿如风有信,长与日俱中。草木渐知春,萌芽处处新。从今八千岁,合抱是灵椿。瑞日明天仗,仙云拥寿山。猗兰春昼永,金母在人间。苏轼春帖子词。臣汪由敦敬临。
作为馆阁体代表书家,汪由敦此作表现出馆阁体书法点画工整、光洁平直、字形大小整齐的特点和端庄典雅的艺术风尚,是其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汪由敦(1692年—1758年),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卒于乾隆二十三年,年六十七岁。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卒,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父母经商在苏南一带,他出生于晋陵北郭(今镇江、常州、无锡某地)。乳名良金,约十岁时,方随父母返回故乡休宁双溪。后因其父商务,随之并游学江浙,此后每隔一年回故里一次。十九岁时,以商籍寓居钱塘,并为该县生员。汪氏少年爱书如命,读书入迷,且能一目成诵,过目不忘。精读《六经》、尤通(春秋)。约二十四岁时,聆听世父改亭说:家乡名胜故迹日趋败落,而他稍加诠次,前后得诗若干首(四库全书载汪氏1700余首,其中忆故乡有70首),题曰《双溪集》,主要是描写故乡实地景色与民俗风情。 ,
汪由敦 风华正茂,文采横溢,时值浙江省巡抚徐元梦惊闻其名,延致幕中,后元梦晋升为工部尚书。由敦以国子监生偕入京都,雍正二年(1724)进士,因擅长文学经史论,被召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称庶吉士)。因遭父丧,以纂修明史,命在馆守制;丧终,三迁内阁学士,成绩优良,任职京官,继续充当明史馆纂修官。文章典重有体,以才学著称,直上书房,乾隆二年左授侍读学士。累迁工部尚书,调刑部,兼署左都御史。乾隆十一年,命在军机处行走。十四年,金川平,加封太子少师,是岁命为协办大学士,其实官汪由敦
场也并不一帆风顺,在复任工部尚书时,因用人不当,吏议夺职,降为侍郎,后因治水有功,乾隆十七年复授工部尚书,十九年加太子太傅兼刑部尚书。二十年,准噶尔平,军机大臣得议叙。二十一年,调工部尚书,二十二年授吏部尚书,二十三年卒,皇帝亲临祭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
汪由敦 为人沉静寡言,笑喜愠不少见于色。遇事有识,默定于中,端凝整暇,极倥偬中亦从容不失条理。他在皇帝身边办事三十余年,以“恭谨”深得皇帝赏识。汪氏见宠与记忆力特强、思维敏捷干练、处事老成持重、在职谨勉有关。乾隆年间,他刚入军机处值班时,皇帝以日所制诗,用丹笔作草,或口授令移录,谓之“诗片”、“久无误,乃使撰拟谕旨”,同时对皇上意图理解得当,所以当乾隆皇帝谒陵及巡幸山左、山右、江浙、盛京等地时,均命汪由敦
随行。由敦传写圣谕,快而准确,“入承旨,耳受心识,出即传写,不遗一宇”,深得信宠。乾隆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少数民族土司)叛乱,其廷谕均出自由敦之手笔。皇帝为了夸耀自己“十全武功”,下令编写《平定金川方略》和《平定准噶尔方略》两书,汪由敦先后担任副正总裁。他在抵御沙俄对新疆入侵方面是卓有功绩的。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