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泳手录《册封琉球国记略》首页
编者按:钓鱼岛问题屡屡引起国人关注,然而,其历史如何,究竟有哪些证据,知之者不多。近年,收藏家彭令向公众展示了他收藏的珍品清人钱泳抄写的《海国记》,其中《册封琉球国记略》一文对钓鱼岛有详细而准确记录。这是海内外现存记载钓鱼岛的唯一古代名人墨宝,力证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这份稀世藏品是如何浮出海面的?背后有哪些故事?且听彭令先生娓娓道来。
那是一个秋天的清晨,我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一个较偏的地摊上,淘了一册破烂的旧写本,封面题着“记事珠”三字,字很漂亮,主要是金石书画方面的内容。
当时天还没亮透,光线不太好,打亮小手电筒,才能草草看清其中的文字。起初,我认为这是一个民国时的杂稿本。摊主听我是外地口音,连连说本子破,字却写得很好,便开价很高。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花了高于当时“地摊价”数十倍的钱,买下了它。
买回后,审阅字迹与内容,觉得它很像清代中期学者钱泳的笔记本。有了这样的猜想,便呈送著名古文献专家、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请他帮忙审阅。辛先生仔细阅读比对后,基本认同我的猜想。
后来,我把这部手稿送到中国书店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去拍卖,结果流拍了。
流拍以后,我在天津市古籍版本专家张振铎老先生的指导下,将“破烂”的稿本大体分为杂记、金石字画、《履园丛话》草稿与信札底稿四个部分,装裱成四册。
此后一有时间,我就对手稿上的内容逐页查考。当时目的很单纯,只是想找些卖点出来,再次交给拍卖公司去拍卖。在查考“杂记”册之《册封琉球国记略》时,见其中载有齐鲲、费锡章、吴邦安与沈复几位清代人物,便猜想会不会是《浮生六记》卷五的佚文呢?
我网购来20多种不同版本的沈复《浮生六记》仔细阅读,认真拜读后,将钱泳抄录的与琉球国相关的资料和《浮生六记》前四卷反复比照。在近乎“疯狂”时,我得到辛德勇教授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萧相恺的指导,《册封琉球国记略》的真正价值浮现了出来。
根据《册封琉球国记略》,清代嘉庆十三年(即公元1808年),齐鲲、费锡章等奉使册封琉球国王时曾途经“钓鱼台”(即钓鱼岛),钓鱼台所在海域当时即属中国内海。按当时的船速,该岛距离琉球国界尚有一日航程,明显不属于琉球国,当然更不可能属于日本。
从钱泳抄录的这篇6200字的文章中“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的表述看,足以证明:中国人比日本人自称在1884年古贺辰四郎发现钓鱼岛的时间早很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就文献而言,过去的文献或藏于国外,或晦涩难懂,不利于一般公众理解,最新发现的钱泳手稿《册封琉球国记略》书法精美,行文流畅,关于钓鱼岛的记载极具资料价值”;并建议“无论是从当前中日领土争端问题的需要看,还是从钱抄本《册封琉球国记略》的文学和史料价值看,可以考虑将此文选入相关科目的中学教材中”。
责任编辑:ZF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