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御制铜鎏金广目天王立像;成交价:RMB 18,400,000;尺寸:高111厘米;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3-06-05。
“着黄金盔甲,护西牛贺州”。广目天王,是印度梵语的意译,音译“毗楼博叉”,其中“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天王”即护卫佛法的天神。据《大集经》记载,此天王住在须弥山西面的白银埵,受佛陀付嘱,率领其子及狮子、师子发等八位诸龙军将、西方十六天神、三曜七宿、诸天龙鬼等眷属,守护西牛贺洲人民及佛法。其形象有多种,其中《陀罗尼集经》记载为:左手持矟,右手执赤索,其余与其它天王大致相同;而《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记载为:身红色,一面二臂,目圆而外凸,头戴龙盔,身穿铠甲,右手捉龙,左手托塔,于诸佛净土坛城中,守护西门之职,主怀爱。因其为金翅鸟所化,能镇伏龙王,故右手捉龙。一般以后一种形象多见。他是汉藏佛教共同信奉的四大天王(其它三天王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之一,一般与其它三位天王一起成组供奉。在汉传佛教寺庙里,四大天王通常供于天王殿中,左右两侧各二,依各自镇守的方位而布置,其所在殿堂也因此得名“天王殿”;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多以绘画形式出现在主殿大门外两壁上。
此尊广目天王像为典型的汉传佛教所奉广目天王形象,头戴大花冠,顶束高发髻,耳侧缯带飞扬,耳下垂圆环;面部肌肉鼓胀,双目圆鼓,鼻梁扁平,下颌及两腮蓄有浓密须胡;身着甲胄,足蹬云头高靴,形象威武彪悍。甲胄的形制完全模仿古代武士装束,其胸、背有两块大铜板保护,腹、腿及臂部用鳞甲覆盖,两肩、手腕及足腕上配有兽头护套。形式虽然十分繁复,但刻画精细,层次分明,而且具有极强的立体感。身后披有倒U字形大帔帛,突出了天王不同于一般武士的宗教神性。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握一条赤龙,象征他为群龙的领袖。双腿站立,足下是岩石形台座,象征天王守护的国土。整体造型大方,形象生动,雕工精细,品相完美,体现了明代中晚期汉传佛教造像鲜明特点。从其硕大而厚重的体量和精致的工艺来看,此像显然不是一般民间作坊所为。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此像与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址在北京海淀区万寿寺)收藏的一尊铜镀金持国天王像有诸多相同之处:它们体量相同,皆为111.5厘米;风格相近,皆为明代中晚期汉传佛像;工艺一致,皆为铜镀金形式;衣着及装饰一样,皆头戴花冠,身着甲胄;造型与姿势统一,皆双腿站立于岩石形台座上;神态相仿,皆凶猛威武。唯一不同的是手中持物各异,广目天王像持物为赤龙,持国天王像持物为琵琶,是其各自不同宗教功用的标显。根据这些特点,此次北京保利推出的这尊广目天王像与北京艺术博物馆所藏持国天王像原来应为某寺天王殿所奉四大天王中的两尊,属于一组同堂的供奉。但是它们出自哪座寺庙,一时无法考证。同时,在天王像岩石形台座座面的中央位置上,两尊天王像都莫名其妙地留下了一道人为摩损的痕迹,根据经验推测,这一位置一般都会刻写纪年性铭文,但现在已完全看不出原来的面貌。原来是否刻有纪年铭文,铭文的具体内容又是甚么,我们也不得而知,只能期盼新的发现为我们提供可靠的依据。
http://www.36bu.com/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