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五管瓶,龙泉青瓷博物馆藏品.五管瓶,又称多管瓶,是流行于宋的一种瓶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 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得名。有五管,六管,十管,十五管等多种制式。龙泉地区自北宋起便常在墓中出现多管造型的器皿, 肩上竖立数个圆管的唇口瓶,有以为是烛台,有称为花插的,其用途尚难断定;但似为墓葬中做为「谷仓」意涵的用器。五管瓶或受此种多管瓶造型习惯启发多见于窖藏和沉船中,应为生活用品。
目前,我们见到的龙泉窑烧造的五管瓶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北宋时期,五管瓶大量烧造,种类丰富,品种繁多,装饰多样。就器盖而言,有葫芦钮、莲花钮、振翅的小鸟、打鸣的公鸡、仰吠的小狗;就小管数量而言,有四管、五管、六管、七管,其中五管最为常见;就管口形状而言,有圆形、花形,还有的不是管状的,而是叶形的,有五叶、四叶等;就装饰而言,有篦划纹、莲瓣纹、素面无纹。南宋时期,五管瓶渐少,出现了堆塑龙瓶、虎瓶之类的新品种。
开启龙泉窑窑址调查的第一人陈万里先生曾记述过,当年他看到浙江一带墓葬出土了不少的五管瓶,由于是墓中出土,国人认为晦气,洋人却很喜欢其独特造型,买去带至海外。建国以后伴随着田野考古,龙泉窑青瓷五管瓶从龙泉、庆元一带的五代,尤其是宋代的墓葬中不断被发掘出来。这些材料证实了五管瓶是当时该地流行的一种陪葬品。
考古资料表明,青瓷五管瓶通常与青瓷盘口瓶成对出现,有的五管瓶和盘口瓶上刻划或墨书了文字,为我们了解五管瓶和盘口瓶作为随葬品的具体功用提供了线索。龙泉青瓷博物馆藏的此件北宋中期的五管瓶,瓶盖内墨笔题记“五谷仓,上应天宫,下应地中,荫子(益孙),长命富贵”。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有一件明确纪年(1080年)的龙泉窑青瓷盘口瓶,其腹部刻写铭文“元丰叁年闰九月十五圆日,原烧上邑粮膺承贮千万年香酒归去,阴荟千子万孙、永招富贵、长命大吉、受福无量、天下太平。”原来,龙泉窑五管瓶装谷物,龙泉窑盘口瓶盛放美酒,一同入葬,供墓主享用,为后世祈福。
青瓷五管瓶作为冥器,不仅有使用价值——盛储粮食,而且有精神力量——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http://www.36bu.com/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