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郎窑红观音瓶;成交价:RMB 575,000;尺寸:高44厘米;拍卖公司:RMB 575,000;成交时间:2017-12-19。
观音瓶,又称“观音尊”。口沿微侈,颈短而直,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器形规整,线条流畅。瓶通身满施郞窑红釉,釉面现玻璃光泽,开片均匀,口沿显白色,流釉近毛足,而工匠未加削磨,淋漓中白胎露出,保留质朴原始之痕迹,于郞窑传世品中极为希见,更证明其真品无疑。底釉开片呈米汤色。其釉色是典型郞窑红,“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极具视觉冲击,曾得乾隆皇帝“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之赞叹,乃清代单色釉中的名品,实为藏家所重。
郎窑,清代的官窑之一,以康熙时仿明代宣德宝石红釉而蜚声驰名。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蓝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故名“郎窑”。恢复了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烧造技术,成功地烧成著名的郎窑红,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色深红者猩红夺目,而亦有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因其“垂釉”工艺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然实际传世品中亦有一定数量为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由于郎窑红的釉料制作和烧成温度极难掌握,所以清代景德镇流传有“若要穷,烧郎红”之俗语,也为郎窑红名贵之鉴证。清人许谨斋曾有诗赞美曰:“宣成陶器夸前朝,……迩来杰出推郎窑,郎窑本以中丞名……比试成宣欲乱真,乾坤万象归陶甄,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诗中“贡之廊庙”指郎窑红器物曾供内廷专用。结合郎窑红的传世之物,如观音尊、棒槌瓶、穿带瓶、胆式瓶、梅瓶、僧帽壶、高足杯等,无论其造型、釉色都不难看出绝非一般民窑所能烧制而成。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