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树影图》是画家倪瓒去世前2年的作品,画面极为简单,仅有高大的枯树两株、大石一块及青竹数丛。枯树高大坚挺,表现君子般坚贞高洁的品质;大石用侧锋,以干而带毛的渴笔作折带皴,这是倪云林独创的皴法,表现出山石坚硬的质感;倪氏画竹极负盛名,画上竹枝极细,似断还连,竹叶不多,清气逼人。整个画面用笔简逸,充满了画家的自我性灵。
这是一幅散于民间的作品。图为立轴,纸本、墨笔。画之下方布以坡石,一株枯树挺立于画面正中,与细劲飘逸的丛篁修竹遥相呼应。笔墨淡雅,构图十分简洁。整幅画透泄了画家天真幽淡、狷介横逸的性情。
画之左上有倪瓒自题六言诗一首:“石润苔痕雨过,竹阴树影云深。闻道安素斋中,能容狂客孤吟。”末识“十一月五日余遇牧轩于吴门客邸,求赠安素斋高士并赋、壬子倪瓒”。按壬子为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倪瓒时年七十二岁。倪瓒卒于1374年,看来此图是倪瓒极晚年的作品了。画之右上另有二题,其一为氿应七绝诗一首:“曾记林间扣绿阴,故人留我共高吟,到来几欲寻陈迹,口叶苍苔口雨深。”另为云泉子题五绝诗一首:“挺挺口悚林,英英君子节,抱此负坚心,岁寒傲霜雪。”从以上两题来看,除以画来赞美倪瓒的人格外,也表达了对倪瓒生平的回忆,所以这二题应该是倪瓒去世后所为。
图中钤有清初耿昭忠、耿嘉祚等鉴藏印,明汪砢玉《珊瑚纲》等书著录,著录中名此图为“安素斋图”。此图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时正值“文革”,扬州文物商店以几元钱购得置于仓库之内,由于“文革”的原因也没有对这些被称之为“四旧”的古字画进行研究。当被鉴定确认为真迹后,消息传到了无锡博物馆,倪瓒是无锡人,遗憾的是,作为倪瓒故乡的无锡博物馆却没有倪瓒的片纸只字,无锡博物馆自然想拥有这件珍品。而对扬州文物商店而言,其不舍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后经多方协商,无锡终以10万元之价,把此图请回故地,定居在无锡博物馆了。
《苔痕树影图》回归故里,集名家、名作、名收藏、名鉴定于一身,与倪瓒对山水画的影响一样,都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传奇,也为无锡留下了一段风雅的故事。
倪瓒的作品主要有两大格式,一是一河两岸三段式,一是枯木竹石图,《苔痕树影图》属于后者,画面简淡超逸。对中国山水画来说,无论在境界上还是在技巧上,这种简单的美均超过繁复的美。通过作品确立了新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标准,这应该是倪瓒对中国画最大的贡献。
1374年冬,74岁的倪瓒在江阴染病,在好友名医夏颧家去世,先葬江阴,后移葬于无锡芙蓉山麓的祖坟。600多年来,他的作品离散四方,离他最近的,就是18公里外收藏在无锡博物院的《苔痕树影图》。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阁集》,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