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有清代宫廷绘画特色并创造出了艺术成就的是宫廷中的一批来自西方的传教士画家,他们中有意大利人郎世宁、安德义、潘廷章,法国人贺清泰、王致诚,波希米亚人艾启蒙等。他们根据官廷的需要与爱好,用中国的作画工具,综中、西不同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如人物用西法,背景则为中法,或背景用中国画家来画;面部塑造采用正面光,减轻明暗对比度,以适合中国传统欣赏习惯等等,因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
贺清泰 (1735—1814),原名Louis Poirot,法兰西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曾经留学意大利,精通天文学、数学,于公元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来华,不久便进入宫廷供职。贺清泰擅长山水、人物、走兽,曾奉命作油画,存世作品不多。他除绘画外,还熟悉中国历史,精通汉文和满文,很得乾隆帝的信任。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和艾启蒙一起帮助修改《乾隆平定金川得胜图》的画稿(原稿是由中国宫廷画家徐扬画的),嘉庆十六年卒于北京。贺清泰的绘画用笔细腻,基本是西洋画法。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所绘《贲鹿图》轴,《石渠宝笈》对该作有所记述。
款识:臣贺清泰恭画。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