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进股票会计分录

来源:36股票学习网 时间:2024-11-24 13:41:24 责编:股票知识 人气:

购进股票会计分录是指企业购买股票时所需进行的会计记录。在会计上,股票被视为可流动的金融资产,该资产是企业在其他企业中持有的权益。

购进股票会计分录

企业购进股票会计分录应当涉及资产负债表中的两个科目。应当在“金融资产”科目中记录购进股票的金额。这个科目代表企业拥有的金融性质的资产,包括股票、债券等。应当在“银行存款”科目中记录支付购买股票所使用的银行存款的金额。在此科目下,也可以使用现金科目代替。

购进股票会计分录还应当涉及利润表中的两个科目。应当在“投资收益”科目中记录购进股票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这个科目记录的是来自投资的非经常性收益,例如股息收入和出售股票时的差价收入。应当在“利润(或亏损)”科目中记录购进股票所带来的利润或亏损。

还需要进行额外的会计记录。如果企业购买股票时需要支付佣金费用,应当在“费用”科目中记录该金额。如果在购进股票时需要支付印花税等税费,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中进行记录。

购进股票会计分录主要涉及到“金融资产”、“银行存款”、“投资收益”、“利润(或亏损)”等科目,以及可能的“费用”和“应交税费”科目。这些分录的目的是记录企业购买股票所涉及的资金流动和投资收益,从而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购进股票会计分录

购买股票时,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其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按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购买股票时,公司应该做如下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

投资收益 。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股份有限公司将其全部资本分成若干等额的股份,以股票(或股权证)的形式发行。企业可以作为投资者认购股票;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作为股东所关心的是按期取得优厚的股利和股票的升值,所以可望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经营并在获得经营利润后参与分配。

但股票的升值和取得红利的多少取决于持有股份的多少。股票投资又是一种风险投资,如果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股东)不但分不到红利,而且有可能失去入股本金,因为股票无到期日,企业不能定期收回股本。

股票投资具有风险大、责任大、但有获取较多经济利益的特点。股票投资的核算应设置的“长期投资—股票投资’科目。股票投资的核算包括股票的购入核算、转让的核算、及股利收益的核算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票投资的核算

购买股票的会计分录

股票属于理财方式之一,通过买入股票的股价与卖出股票的股价之差可以获取一定的利润,买入股票时,应如何写会计分录?

买入股票的会计分录

1、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2、购入股票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应收股利是什么?

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股利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股利”科目。“应收股利”科目的借方登记应收股利的增加,贷方登记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科目应区分两种情况,对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取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股票分割会计分录

为了降低每股市价,增加公司股票的流通性,为公司增发股票做好准备,企业一般会进行股票分割。对于股票分割业务,应该如何做账?

股票分割的账务处理

一、由于股票分割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会让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这些账户的余额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股东权益的总额也不变。所以不需要编写会计分录。

二、而发放股票股利会改变股东权益的构成,虽然对公司来说无现金流出,也不会改变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但是要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和资本公积。

例如:假设股票的市价为3元每股,公司股本为10万股,利润分配方案为10送3,则10万*30%*1=3万股,股价总额是3万*3元=9万。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票股利9万

贷:股本3万

资本公积6万

企业回购股票注销股本的账务处理

1、回购股票时

借:库存股(实际支付的金额)

贷:银行存款

2、注销股票时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本和库存股的差额先冲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资本公积不足以冲减的,冲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不足以冲减的,冲减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3、回购价格比回购股票的面值总额低的:

借:股本(注销股票的面值总额)

贷:库存股(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本和库存股的差额)

溢价发行股票的会计分录

对于股票溢价发行的情况,应设置银行存款科目、资本公积科目、股本科目进行有关核算,相关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股票溢价发行如何写会计分录

股票溢价发行,超过面值的计入资本公积会计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银行存款或现金-股本的差额)

股本,亦作股份;股份资本,是经公司章程授权、代表公司所有权的全部股份,既包括普通股也包括优先股,为构成公司股东权益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

发行股票手续费分录

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收到发行款项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股票和基金的区别

定义不同,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

风险不同,股票的风险大于基金。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业财务状况而恶化时,本金可能会亏损完。而基金的基本原则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把风险降至最低。

投资方式不同,基金是一种证券投资方式,投资者不直接参与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股票则多是个人选择,股票机构只会给出整体的投资建议,最终选择的决定权还是在个人。

回收方式不同,基金投资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满后收回本金。股票投资是无限期的,除非公司破产、进入清算,投资者不得从公司收回投资;如要收回只能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按市场价格变现。

股票股利会计分录

1、企业股东大会批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记“利润分配”科目,因此会减少未分配利润,从而可能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企业股东大会批准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不做任何账务处理。因此不会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产生影响。

2、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分录不涉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因此也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3、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需要做账务处理,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分录涉及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因此也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股票股利亦称“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东支付的股利。采取股票股利时,通常由公司将股东应得的股利金额转入资本金,发行与此相等金额的新股票,按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普通股股东分派给普通股票,优先股股东分派给优先股票。

可以不改变股东在公司中所占股份的结构和比例,只是增加了股票数量。分派股票股利的计算,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如10%、20%等,表示每一股份可分到的新股比率。

若计算结果有不满一股的,可将零股折成现金分派给股东,或将零股集中起来出售,所得金额在各零股股东间进行分配。采用股票股利发放形式应具备的条件:公司必须有待分配的盈利,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必须符合新股发行的有关规定。

由于股票交易价格通常在面值以上,对于股东来说,派发股票股利,可能得到比现金股利更多的投资收益;但股票股利派发过多,将增大股份总额,影响公司日后的每股股利水平和股票市价,不利于公司的市场形象提高和增加营运资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股票股利

36股票学习网(http://www.36bu.com/)股票入门知识_炒股配资平台_配资炒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