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青花是很有必要说一下的,因为涉及到几个比较重要的青花料,比如苏麻离青,比如之后的回靑等等,今天主要介绍一下明代的青花发色。
在明洪武时期就已经有了御窑厂,这个御窑厂的成立对之后的瓷器的巅峰质量有了一个保证。而在洪武时期对青花瓷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了,一个是要求祭祀的时候都使用瓷器,另一个是对附属国的回赠中也需要大量的瓷器,这些都大大的推进了青花瓷的进步。而青花的烧制少不了的就是青花的成色料—青料
“苏麻离”靑: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了苏麻离青,这种青料烧出的青花瓷蓝色就像蓝宝石一样鲜艳美丽,而在青花的深色部分有自然形成的黑斑,这种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相互对应,很是好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
用科学的方式去分析苏麻离青呢,就是这种青料中的锰的含量很低,铁的含量较高,有大能者对宣德的青花做过专业的化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宣德的青花料中氧化锰的含量与氧化钴的含量差不多,但是氧化铁的含量特别高。这是和国产青花料在成分上最大的不同之处。而国产的青料中氧化锰的含量要比氧化钴的含量高很多倍,甚至十多倍。而这种锰含量和钴含量大致相等的青花料,国内是没有的,由此可见当时的青料就是苏麻离青。
永乐、宣德时期用的青花料主要的都是苏麻离青,一直到成化早年都还有使用苏麻离青料,但是进口料贵啊!所以人们就和国产料掺杂使用,成化后期的时候官窑主要使用的是江西的平等青料,平等青料含铁量比较少,所以就不在出现宣德时期的那种黑斑了。平等青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加上合适的温度,就烧出了成化的那种柔和、淡雅而又透彻的蓝色了。胎薄釉白、青色淡雅,这就是成化时期青花普遍的特征。
正德时期青花料就使用的比较杂了,这个时期首次提到了石子青,石子青的颜色是浓中带灰色的。而回靑也是正德时期就有了的,但是回靑使用最多的就是嘉靖时期了,嘉靖的青花之所以受人们喜欢是因为它把回靑和石子青加以不同比例调和,从而烧出了与众不同的青花料,并不是说嘉靖时期用的就是纯粹的回靑,这个比例和成色放面在《江西大志》上有记载的,有兴趣的可以查查。这里说一句体外话,我之前发的那个嘉靖的罐子颜色是对的,是回靑和石子青四六分加而形成的中青的颜色。
最后说一下万历的青花发色,万历早期的青料还是使用的回靑,中期以后使用的就是浙江的浙料了,这个在《明宝录》中是有详细的记载的,而且这种青料在万历时期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