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彩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互动产生的艺术珍品,它是雍乾时期清宫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彩瓷的正式名称。 此名称最早出现于雍正十三年唐英所撰之《陶务述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微。”
雍正朝洋彩瓷器存世数量极为罕少,不为人所熟知,故对其认识极少。本品正是雍正朝洋彩寥寥可数的实物之一,代表了清宫洋彩瓷器之先声,艺术水平更在后来乾隆朝洋彩之上,在造型、纹饰与颜料运用技法诸多方面凸显出典型洋彩之特征。
造型上运用了六方棱角外观设计,无不彰显出浓厚的欧洲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纹饰方面,除留白外通体装饰大量花草藤蔓图案,颈部塑鎏金螭龙一对尤为引人注目;腹部主题为传统凤舞宝相花图案,细致精巧,富具立体感。
纹饰技法摹仿西洋光影画法,注重枝叶的明暗表现,具有较强的写实效果。瓶腹亦为六棱形,凤穿花与宝相花纹饰图案交替穿插。凤穿花图案神态生动,造型秀丽端庄,线条转折变化自然流畅,栩栩如生;而鸾凤和鸣,凤凰飞舞于一片花卉之中,寓意“舞享中和”。
此器造型新奇别致,装饰妍丽繁缛,造型层次丰富,集多种技法于一身,相互辉映,各见其妙,而此瓶的线条曲折收放和整体比例精妙无比,这就决定其成型复杂,制作工艺绝非一般。
此类器物为“镶器”,不用拉坯,只能拼合方成,烧造当中更易疵裂变形,因此力求造型周正,实是百里挑一,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此瓶正是有了中西方艺术文化的融合,以及广博精深的内涵,成为雍正时期不可多得之传世精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