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花史上有两座高峰,一个是永宣,另一个就是康熙。
常有人把康熙青花比喻成一部正史,而我倒觉得把它看作一篇荡气回肠的小说,来得更过瘾些。细咂情节,不乏跌宕起伏的一幕幕,有铺垫、有高潮、有尾声。
如果我们按时间轴把康熙青花史纵向抻开来,挑出每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这其中随便哪个器物,背后都有可以说上一整天也说不到完的故事。
康熙初登基,清政权尚未完全稳固,满汉仍处在互相看不顺眼的阶段。其实,这事顺治帝在位时就没摆平,一道“剃发易服”政令更是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于是,康熙帝即位初期,有挺长时间没腾出手来顾及烧瓷器这档子事。
所以,我们看到康熙早期的青花器,画风、纹饰都比较接近晚明和顺治风格。尤其是画工,虽然明末时已经出现了分水,但大部分窑口还停留在勾线填色的单一画法,加上青花料品质一般,也直接影响了整体发色,这导致当时官窑器气韵明显不足。
纹饰题材上依然有所延续而创新不足,南北窑口差异挺大,也没有什么规矩可言,大体上还是属于信马由缰的自由成长。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和满族人要适应汉文化不同,偏安一隅的景德镇工匠不会有这个过程,烧窑的松柴依旧燃烧着,也算是一种误打误撞的传承保护吧。
很快,随着战乱平定社会维稳,朝廷对景德镇官民两窑的管理逐渐到位,青花瓷也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像积蓄了很久的能量找到了突破口瞬间迸发,随即跨入了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我们最熟悉和常提到的“康熙青花”中期。
此时的青花器物题材越来越广泛,画工趋于精湛,精品一波接一波出现。最不可思议的是,好多貌似在当时环境下,难以理解的纹饰都变得容易理解了。
比如山水纹饰,这种最具文人情调的画片,竟被满汉两个不同审美和理念的民族宽容并一同接受了,成为最流行的画片之一和康熙青花中的经典。这主要得益于景德镇的画师在山水画中借鉴了西洋透视理念,再结合原有中国传统国画披麻皴、斧劈皴等技法,远山近水层次感极强,其实等同于以瓷器为纸,完成了一幅水墨画,精美异常。
另外,当时还有许多纹饰陆续从庙堂走入民间,百姓家中最常用的一只茶杯、一只饭碗上也看到许久不见的画片。这主要归功于朝廷对民窑发展的推动,以及官搭民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蓝地满梅纹和菊纹。虽然不是出身官窑,但也可称得上是康熙民窑中的代表作。这种全分水的蓝地纹饰幽静雅致,看惯了传统的白底蓝花,确实相当讨巧,让人眼前一亮,所以此类器物在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出产了相当的数量。
如今比较流行的画法是在康熙画法上的改良版,很少见以勾线仿冰裂效果,而是靠全分水一笔一笔过渡,虽然有人说这种画法不合规矩,但并不妨碍玩家追捧,可以说风韵犹在。
还有一个让康熙青花“独步本朝”的重要原因,便是对珠明料的使用。这种产自云南的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出现深入胎骨的青翠鲜蓝,不浮躁也不火气。
学者们也认为,我们通常称作“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讲的就是对珠明料的运用了。如今,觉山隐窑沿用了这种纳入非遗的“珠明料”作为青花料,因此作品也更接近古器的发色效果。
而到了康熙后期,基本是中期的延续,只不过图案更趋向局部发展,直观感受是更疏朗了。还以山水人物纹饰为例,无论景观还是人物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而这也正是雍正青花的特点,这部分暂不过多笔墨深入。
康熙一朝六十一载,值得玩味的青花精品数不胜数。而觉山隐窑也特别偏爱康熙题材,人物、动物、山水等等,烧制了相当数量,算是我们主打系列之一,真要一件件摆起来,一个架子怕是不够。而且后续新品很快会与各位见面,喜欢的玩家一定要持续关注我们,别错过了。
另外,觉山隐窑一直特别希望各位能给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这次讲到康熙青花,无论您早已中意的题材,还是偶然发现一款漂亮的器物,一定记得要告诉我们或者把图片发过来,大家一起深入交流,说不定将来就烧出来了呢。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