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是官方的烧造瓷器的窑场,南宋时期汉族劳动人民的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时,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是宋朝迁都临安后,邵成章提举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度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建立新官窑。
南宋官窑,开始于隆兴十三年。是由皇家自己投资,并由宫廷内务府的窑务机构主持建立的制瓷窑场。宋朝以后的官窑,则是国家机构的官府投资建立的制瓷窑场。民窑,是百姓投资建立的窑场。官窑与民窑的根本区别是窑场的所有权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形状和产品的归属对象。官窑瓷器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在官窑中烧造出来的瓷器,这是完全意义的官窑瓷器;另一种是在官窑建立以前,由官方出具设计样式,规定质量标准和数量要求,并由宫廷太监专门监制、督造,在民窑中烧制好后,经过挑选,上品供应御用,中品供应宫廷用瓷和外交用瓷以及赏赐有功大臣,下品配发给地方官府作为公用。后者并非官窑中生产,所带“官窑”二字,与窑场的所有权不符。村夫认为,此类瓷器冠以“官用型瓷器”的名称比较准确一些。
另外,由汉族民间自己设计烧制的精美瓷器被皇家所采用,只能叫做贡瓷,不能称为官窑瓷。其中,专门为皇帝烧制的瓷器叫贡御瓷器,而为宫廷陈设和皇室成员烧制的瓷器,就只能称为贡瓷,不应称为贡御瓷。 宋朝官窑遗留给后世的问题很多,比如“汴京官窑”、“汝官窑”和“郊坛官窑”的概念是否正确的问题,贡御汝窑烧造的时间是宋神宗时期还是宋徽宗时期的问题,南宋修内司建立的“新窑”和“旧窑”的关系问题,龙泉官用型黑胎青瓷是贡瓷还是仿官窑瓷的问题,《坦斋笔衡》中“故京遗制”的含义和“置窑于修内司”问题等等。
南宋官窑器其釉面质感具有明显的“玉质感”,质地犹如和田羊脂玉,属于半失透的乳浊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釉内气泡密实,大气泡稀少,中小气泡则多而密。即使在釉水很薄的区域也不容易体现胎色。这是官窑釉质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特征。其原理:首先是南宋官窑有自成体系的釉料配方和独特的原料来源地,其次在烧制工艺上也与同时期的其他窑口有所区别,例如“多次上釉多次烧成”工艺、独有的官窑窑炉烧制技巧等等。
南宋官窑的开片裂纹有“直切纹”和“斜切纹”的区别。
直切纹又称“冷纹”,是指大体垂直于胎面的釉裂形式。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沁入黄褐色氧化物,就形成了所谓的“鳝血纹”。
斜切纹俗称“冰裂纹”,是指相对于胎面和釉面有一个较大斜切角度的釉裂。其形式较多:有大斜切,俗称“冰片”;细碎叠加斜切,俗称“百圾碎”;圈形叠加斜切,俗称“冰花片”;以及不规则叠加的斜切裂纹等等。
形成南宋官窑釉面斜切裂纹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通过长期试验发现,其形成原因与制瓷工艺的各个环节都关系密切,其形成条件非常苛刻,有些斜切裂纹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大体成形。
需要说明的是,当代陶瓷品种中的所谓“冰裂纹”制品,其釉质透明、色彩艳丽、裂纹明显,有一种“刺眼”的感觉,与其不同,在视觉上传统工艺的冰裂纹给人以非常“安静”的感受。其工艺性质与宋代官窑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一少部分南宋官窑器物身上,存在一种非常特殊的釉面反光现象:在强光照射情况下,釉内形成如一片片细小镜面的漫反射现象,犹如闪闪繁星,变幻无穷。在放大镜下观察,初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结晶现象,其形成原因尚需要进行综合研究。
虽然在同时期的龙泉窑器物中也有极少数同类现象,有人称其为“龙泉晶”,但这与官窑器上的现象是明显不同的。“龙泉晶”以簇团形态出现,而官窑“满天星”则在釉面均匀稀疏分布,这一现象还有待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从工艺原理上初步推断,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属于某一类金属氧化物在特定温度、气氛条件下,在熔融的釉层内形成的结晶现象。
由于当代的青瓷工艺与宋代的青瓷工艺有巨大的区别,因此尚没有在当代青瓷制品中发现同类现象。即使在南宋同时期的窑口中,这一现象也极为罕见。我们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祖先们,在一千年前科技如此原始的条件下,还能制出现代科技都难以完成的神奇制品。不得不承认,南宋官窑工艺自成体系,已趋登峰造极、难以超越。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