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镇杏子坞星斗塘,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5岁。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真迹
疑伪
对比这两幅作品,相似度还是很高的。我们先看看赭石色铺的岸边,疑伪作品铺的赭石色,颜色变化非常不自然,非常杂乱,甚至让人感觉到,这不是一笔下来由浓变淡自然错落出来的,刻意之气显露。
再看画的竹子。疑伪作品竹竿、竹叶画得不熟练,在这里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有问题的是竹棚。竹棚里也是有景的,把布帘子撩开,里边的景,白石先生在真迹中用更淡一层的笔墨勾勒了出来。但是疑伪作品竹棚里边的颜色恰恰相反,比外边的竹棚颜色还要深,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们猜想,也许这疑伪作品在整体画完了之后,发现中间还忘了一块儿,于是重新蘸墨,把它补上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恰恰疏漏了浓淡的色差。
这幅画的准确名字需要做一个备注,可以叫做《竹林鸬鹚》,同时我们不妨更加仔细地较较真:这是鸬鹚吗?虽然白石先生用这种剪影的方式画鸬鹚很多,很多经典作品都有,但是在这一幅上也许是个特例。他画的不太像是鸬鹚,更像是家鸭。大家看,虽然是剪影,但是剪影的构图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鸭子的尾巴一般来讲是要翘起的,而鸬鹚的尾巴是要耷拉下来并且更长;鸭子的嘴是要往上翘起来的,而鸬鹚的嘴是尖长往前伸的。这也是两种水禽不同之处的对比。
白石先生画的真迹里,更像是养的群鸭;而疑伪作品就很复杂了,有些像鸬鹚,有些又像鸭子。所以说疑伪作品在画的时候,虽然都是剪影,但是一直在两种造型之间犹疑不定。再加上剪影虽然都是用纯的重墨,几笔画就,但是几笔要透着概括性、透着笔墨的连贯性。但是我们细看,会看到疑伪作品在画的过程中,笔墨经常断,而这个断的过程中,就是在琢磨、思考怎么能画得更像一点,这个思考的过程,对笔墨的连贯性是个巨大的伤害。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2011年5月22日,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