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峨嵋松琴,明晚期,仲尼式,通长120.7cm,额宽17.1cm,尾宽13.2cm。清宫旧藏。
琴尺寸如常制,唯面、底及池沼视线可及处均以檀木裁为龟纹样贴于桐木上。池、沼长方形,轸池亦贴格以檀木。琴额底部及周边则于鹿角灰胎上施黑漆,发小蛇腹断纹。金徽仍存其三,紫檀岳尾,轸足与护轸俱失,凤舌系另作镶嵌。
琴底龙池上方横刻填青隶书“峨嵋松”琴名,其下方填朱“乾隆御赏”方印。自池上下左右四方直抵双足刻梁诗正、励宗万、陈邦彦、董邦达、汪由敦、张若霭、裘曰修等人琴铭,填以五色,七人俱乾隆朝词臣。其琴铭分别为:
峨嵋之松高百尺,老龙鳞,冻蛟脊。
摩青霄,伏虎魄。天风来,生两腋。
涛声淙淙合音节,戛不鸣,山月白。
臣由敦。
峨嵋半天,松韵戛然。静言和之,南薰之弦。
臣励宗万。
峄阳孤桐,蚕丛高松。弦中蜀岭,调里秦封。
风生万壑,青出千峰。悠悠余韵,谡谡朝宗。
曲终人远,何必扶筇。
臣邦彦。
三峨古雪明云峰,虬枝偃蹇冰团封。
风涛天半铿递钟,雅韵写入清弦中。
臣诗正。
清晖相照,空翠袭衣。一弹再鼓,猿吟鹤飞。水流花开天风微。
臣若蔼。
峨嵋顶,松虬然。声谡谡,天籁全。
谁其似,蜀国弦。清风发,逸韵宣。
金徽转,雅调传。欲相赏,山之巅。
臣邦达。
万窍俱息涛起空,是何曲调流琤琮。
六月不热生凉风,谡谡如卧深山中。
绿阴障天望不穷,其巅疑有积雪封。
人间此景何由逢,炎歊正剧愁软红,试来静听峨嵋松。
臣裘曰修。
此即所谓假百衲之一式,唯以檀木为之,尚属罕见。明高濂《遵生八笺》云:“又如百衲琴者,亦近制也……今仿制者以龟纹锦片错以玳瑁象牙香料杂木,嵌骨为文,铺满琴体,名曰宝琴。”此琴亦属此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