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别名“青花填彩”、“青花点彩”、“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此番“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文物展”展出的故宫博物院所藏“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可谓斗彩中的精品、典范,扬州人也借此展得以一饱眼福。
斗彩始于明宣德,成熟于成化,其时斗彩是作为宫廷御用的精美细瓷专门烧制的,产量非常小,因此遗留至今的也就更少了。据明代《唐氏肆考》记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弥足珍贵。清康、雍、乾官窑都有仿烧成化斗彩,特别是雍正时期几可乱真。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化时期“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缺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至今绝大部分都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内。
烧制斗彩瓷器,需要先用青料在瓷胎上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成为釉下青花,入炉焙烧,烧到一定程度取出,成为淡描青花器,冷却后再在青花勾线内填以色彩,成为釉上彩色,低温烘烧而成。因青花焙烧时间长,而粉彩焙烧时间短,斗彩是故意将青花焙烧时间一分为二,这样画面不仅轮廓鲜明,而且粉彩是后来堆加上去,画面自然突起,有了立体感。釉上釉下,给人以丰富、热烈而又不失清新之感。由于两次焙烧,火候很难把握,稍有不慎,器皿就变形报废,所以斗彩比粉彩少,尺寸大的就更少。
这件“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盘体硕大,口径44.5cm、足径22.5cm、高9.5cm,在斗彩瓷器中,近半米的大盘十分难得,且此盘可贵在于盘内画。由此可见,其应为案头观赏器,而非实用品。如此大件烧后丝毫未变形,中规中矩,且历经兵燹战乱能保存完好,无任何微小的裂痕,可谓罕见。
该斗彩盘的图案性强,具有斗彩画面繁复细腻的特点,色阶多、色彩柔和且过度效果明显,立体感强。画面分三圈,圈圈之间用双蓝线隔开。外圈折沿为圆环,平整,宽3.12cm,其中7组为黄、橙、紫、粉红、淡绿五色祥云图案,但每组色彩位置却不断变化,无一雷同。两组之间则填充9组三色祥云,颠倒排列,每组也富变化,或为黄、紫、粉红,或为淡绿、黄、橙,或为橙、紫、粉红,倒是不拘泥,率性而为。
外圈是以图案的整饬取胜,那么中圈则以文字寄语吉祥为特色。中圈的圆环呈弧形,宽为9.1cm,以如意卷叶草为底,烘托8组并连的橙红菊与淡青菊,有趣的是花心是团寿字,一蓝一红,直接挑明象征寓意。
内圈23.4cm,是整圆,这是核心图案—龙凤图案。龙是青龙,凤是彩凤,较之以往龙凤图案,特别浪漫:一是将龙画成飞龙,青色为身,红色为翅,再以红色勾廓,真正是龙飞凤舞;二是龙、凤本是皇帝与帝后的象征,传统画法,应为龙凤头对应,表现君临宇内,且龙主凤辅,但此盘却是龙凤首尾衔接,形成追逐状,且龙凤顾盼,又脉脉含情,这种照应打破了一般龙凤呈祥的规整严肃,增加了动感,有了世俗的活泼;三是龙凤之间均为祥云,中为火珠,使冷色调与暖色调有机调和。图案美、装饰美、象征美相辅相成。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