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仿王蒙山水图轴
年代: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
作者:王原祁
特征:纸本,墨笔
尺寸:纵95.7cm,横49cm。
此图描绘虬松密树、溪水蜿蜒,是一幅典型的山水画。作者以淡墨干笔、牛毛细皴绘出山石的主体结构,再以浓墨湿笔加以点染,用笔繁复却不琐碎,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密,充分显示出其精湛的笔墨技法与构架画面的能力。笔法苍老,既不失王蒙之深秀,又兼具董巨磅礴之气,实为佳作。
本幅自题叙述了他对王蒙所用绘画技法的理解,款署:“康熙辛巳仲冬麓台祁”。钤“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朱文印,右上钤“期仙庐”白文印,左下钤“西庐后人”朱文印。“辛巳”为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王原祁时年六十岁。
鉴藏印有“远湖所藏”朱文印。
作者介绍:王原祁(1642年-1715年)〔清〕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其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学画,他的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气味亦更醇厚,致力于摹古,形式变化丰富,但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是感受,他的早期作品如《仿子久山水图》,是作者三十岁时的作品。此图仿效黄公望笔意,出神入化。画面笔墨简淡,风格古秀。王原祁中年时期的作品,从摹古中脱出,形成自己的特色,笔墨比较秀润,这一特点可以从《富春山图》看出,此图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没色清淡圆润,为他中年山水画的代表作。后又受到王鉴指教,至六十岁时作画,已显示出一种“熟而后生”的老练,如作者七十岁所作的《南山积翠图》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