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釉因其谐音“皇”,故素为明清时期严格控制的釉色,或为最高统治者们御用,或为祭神所用,《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可见黄色专用于祭地。
黄釉作为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纯粹的黄釉器见于成化时期,弘治朝继承并发扬光大,呈色稳定、釉面光亮,较之成化的淡黄釉显得深厚,较之后来正德黄釉浅淡适中,遂成一代名品,代表着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
弘治黄釉器的釉色是鉴辨本朝真伪器的最重要依据,此时釉料配料特殊,玻化程度特别高,因此弘治黄釉不但像鸡油一样润而且非常亮,又因其釉料与胎泥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窑内就产生细微的爆裂现象。在一些暗刻花纹处积釉较深呈褐色,放大镜细看往往有流釉随裂走向,因而刻纹有呈锯齿的现象,又因其施釉方法采用淋浇法在凸线纹路上方积釉较厚,沉色也较深。
所以在历朝黄釉瓷器中有极高的声誉,为明清黄釉的典范,其烧造技术已臻炉火纯青。此器即是一例,其胎质坚致,通体施黄釉,釉下有暗刻如意云鹤纹,近底足处为变体仰莲瓣,寓意“祥云瑞气,形美寿长”。纹饰刻划线条纤细巧致,用力均匀,刻纹掩于黄釉之下,时隐时现,内秀不彰,乃皇家专用官窑器物。
本品造型为广口,溜肩广腹,形似马蹄,故得名马蹄尊。浅圈足,足底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两行黑彩楷书款。此尊造型规整,线条优美,釉色匀净淡雅,幽雅滋润,釉面光洁似一泓清水,赏心悦目,不负弘治黄釉之盛名。
“大明弘治年制”是弘治黄釉标准款字,从已出土的弘治器归纳均在器物底部分白底蓝字(青花款)和黄底墨字(墨彩款)两种,均为双行竖排;用较为苗条的馆阁体书写,字之间间隔适中,字字规范,笔笔见锋,而伪器款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