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回流版,一般指的是1949年国民党在金融崩溃之际临时铸造的一批23年船洋,后辗转运至台湾,1999年由台北中央信託局分批标售,从而流入大陆,习惯上称这批船洋为台湾回流版。下面我们从史料和铸造风格两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从史料上来讲
1949年初,由于金圆券的大量发行,致使物价急速上涨,国民党政府急于进行币制改革,企图用银元券来缓解当前的危机,于是在1949年7月1日正式通过《银元及银元券发行办法》,允准成都,重庆,台北,云南,新疆等分厂铸造银元,这是官方的正式公告。
不过在此公告发布之前,国民党政府早已为此做了很多准备,1949年2月23日行政院长孙科在广州召开政务会议,通过了《财政金融改革方案》,其中规定:“白银准许人民买卖,银元可以自由流通买卖,政府筹购白银鼓铸银元”
从3月份开始,23年船洋银元便在上海中央造币厂率先开铸,至5月底,已铸造662万5千枚。由于国民党政府在6月份才开始向美国定制银元,故而这批银币应该是利用上海造币厂的旧有船洋模具铸造的,即属于中央版风格的船洋。
由于上海的战况危急,在5月27日上海解放以前,中央造币厂便将上海总厂的机器模具分别运至成都和台北。故而从8月份开始成都分厂的陆续铸造的394万5千枚,以及台北分厂9月份开始铸造的104万8千枚船洋,其铸造样式应与上海造币厂所造的船洋是一致的,至于重庆由于昆连成都,其所造的200万枚也应无甚变化。(云贵船洋与所谈的中央版和回流版差异较大,姑且不提)。
由此可见,1949年大陆所铸的船洋与我们所见的台湾回流船洋并不一致,这批台湾回流币最可能的来源是美国。
1949年6月,中央银行奉命改革币制,随后向美国订购了3000万枚银币,分别由费城,丹佛,旧金山3厂赶制,所铸造数量分别是2025万枚,655万枚和320万枚,生产至7月底,7月初起运,共分8批运抵香港,总计3000万枚,这批银币从铸造风格上来看与所见的回流版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从铸造风格上分析
首先我们要参考的是拍卖会及收藏界常说的美国费城版23年船洋
如图:美国费城23年船洋
此版的大家辨别的主要特征是正面人像鼻子前方以及文字“二”的右侧分别有有圆点。
如图:鼻前和二后圆点
尽管用这种方法来说明是费城版笔者不敢苟同,但它至少为我们辨识费城版提供了一个思路,我更看重的则是费城风格船洋的宽边和飘带特征!
众所周知,民国21年三鸟币便是利用美国费城造币厂所铸金本位银元币模所改制的,其最常见的特征便是宽边,除此以外还常见有各种飘带版。而上文美国费城风格的23年船洋也同样是宽边,同时也有各种飘带版。这两种特征都是我们常说的中央版船洋所不具备的,由此可见,从模具传承来说,这种风格的铸币确实应为美国费城所铸。
如图:21年三鸟币宽边和飘带特征
如图:23年美国费城版船洋宽边和飘带特征
(注:宽边特征是三鸟币和美国费城版船洋必有的特征,飘带在这两种币上经常可以见到,而这两种特征在23年中央版船洋上都不存在,故而可以说明三鸟币与美国费城版船洋是一脉相承的。)
回流版种类进一步划分
目前所见的回流版船洋可以根据船尾的水纹特征分为两类:细水纹类和粗水纹类。
如图:细水纹和粗水纹对比图
细水纹和粗水纹是回流船洋的两个大类,他们分别有各自常见的匹配方法,我们常见的各种飘带版多数在细水纹中出现,少部分存在于粗水纹中。另外细水纹类一般匹配大橄榄齿,而粗水纹则常匹配瓦楞直齿。
有钱币收藏爱好者曾把细水纹特征的船洋视作中央版,把粗水纹的视作回流版,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如图:细水纹橄榄齿(上)和粗水纹配瓦楞直齿对比图(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的回流版船洋,其实是美国铸造,并非台湾铸造也不会是台湾后铸,故而没有道理称其为台湾回流版,应称作美国回流版才更为妥当。
23年中央版传承性分析
23年中央版船洋即民国二十三年中央造币厂所铸,紧跟着民国22年船洋,关于它的研究要就省事许多,因为存在着一种22年船混配23年背的过渡版船洋,这种过渡版船洋的背面显然应该是23年船洋的雏形了。
如图:22年船混配23年背全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版22年船除却具备23年船洋的基本缆绳特征以外,它还具备窄边以及圆字距离内边相对较远的特征,这是风格一直延续到后来常见的各种23年船洋之中,其当然也就是中央版和回流版的最主要区别。
如图:23年回流版和中央版细节区别图
如图:23年船中央版全图
一般来说,中央版船洋也有直齿和橄榄齿之分,但相对回流版来说,中央版船的橄榄齿要小一些,直齿也更浅更宽,由于这并非最主要的区分特征,为了避免述多而乱,本文不再加以铺陈。
船洋研究之繁难就在于史料的匮乏和铸币风格的相近,非体察入微不能得其奥妙,希望本文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爱好者深入探讨,以期得到更多精深的结论。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