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
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先在胎上用青花画好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拼斗,又复入窑炉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斗彩创于明成化年间,首先应用"斗彩"名称的是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
素三彩:素三彩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彩瓷品种之一。素三彩以黄、绿、紫三色彩釉为主,没有红色,故谓"素三彩"。它的制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再经低温一次烧成。不限于黄、绿、紫三种颜色,还有黑、白等色。在明代正德年间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朝有新的发展,盛行一时。
五彩:五彩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红、黄、绿、蓝、紫等多种彩料,按图案花纹饰于釉上,再在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属釉上彩。清康熙时期,新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墨彩,从而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以后五彩只作为仿古瓷而少量生产,因此亦称"古彩"。五彩线条硬朗、层次分明,烧成温度稍高于粉彩,又没有粉彩的柔软感,故又叫"硬彩"。
珐琅彩:珐琅彩始于康熙中晚期,盛于雍、乾两朝。先在景德镇烧成瓷坯或精细白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作珐琅,彩烧而成。所用彩料,雍正六年以前用进口珐琅料,雍正六年以后,宫廷自制珐琅彩料。乾隆珐琅彩画面受西洋画影响很大,亦有在彩地上用各种色彩绘上各式各样的织绵纹、丝绸纹等花纹,谓之"锦灰堆"。又在花纹中添绘各式缠枝花或其它图案画,称之为"锦上添花"。习惯上珐琅彩又被称为"古月轩",但"古月轩"与珐琅彩之名是否可以统一,目前尚未定论。
粉彩: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利用进口的金红,创烧了粉彩瓷。它的制作,一般是在素瓷上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的色料用乳香或水调匀,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炉烘烤。粉彩以雍正朝最著名,乾隆粉彩仍有很大发展。由于粉彩多为进口原料,其所施彩也属西洋艺术特色,故乾隆时粉彩又有"洋彩"之称。
广彩:雍正、乾隆、嘉庆时期生产的一种外销瓷,其素胎由景德镇烧制完成后,运往广州彩绘纹饰,制成后直接销往海外,故称"广彩"。广彩风格特殊,色调迎合西方人所好。雍正时制作精细,设色浅淡。尔后设色均趋浓艳。以西洋细腻的油画笔法绘出,富有立体感。
后加彩:在旧的瓷器上进行新加彩,再在低温炉中烘烧,充当当时的彩瓷,以抬高其经济价值,这种瓷器作伪的方法叫后加彩。自清康熙至民国初年,均有在旧器上后加彩的伪作。如在明代的白瓷盘或碗上后加彩;雍正、乾隆的白瓷上加珐琅。
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203.2万美元
明正德黄地青花花果纹盘1580万港元
明永乐清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2035万元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116.38万美元
明万历五彩荷塘鸳鸯图蒜头瓶404万港元
明宣德青花留白缠枝牡丹纹大罐418万元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缸1045万元
明喜靖彩釉大罐59.8万美元
明永乐清花缠枝瓜纹小罐660万元
明永乐釉里红云龙纹罐352万元
清雍正柠檬黄地青花缠枝花卉纹六角贯耳壶348万港元
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蒜头瓶 460万港元
清雍正青花缠枝莲纹长颈瓶429万元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扃壶80.49万美元
清乾隆黄地粉彩福寿万代图葫芦瓶40.3万美元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11548港元
清乾隆釉里红凤戏牡丹象耳方瓶297万元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