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董鉴宝

[九歌拍卖]民国时期的三足香薰炉鉴赏

发布时间:2020-04-23 11:18:27  来源:收藏之家    采编:老藏  背景:

民国时期的三足香薰炉鉴赏

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三足香薰炉(见图),长12.1厘米,宽9.7厘米,高10.6厘米,与常见的金属或陶瓷香炉不同,这只香炉是用竹根精心雕刻而成,它的炉盖为镂空雕叶纹,一只瑞兽趴于盖顶,双目炯炯,体态丰臃,尽显祥和;香炉的两耳被巧妙地雕作兽头状,与炉盖的瑞兽及足部的三只兽头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纵观炉身外表,则布满凹凸有致的浮雕,枝莲缠绕,古朴典雅;就连香炉口也点缀以细密均匀的凸弦纹,无处不见其精美的雕工,令人惊叹不已。整件香炉包浆熟实,深褐色的外表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宛若金属。

这件香炉得来实属偶然。去年单位组织去绩溪旅游,徜徉于龙川古镇,我在一堆古玩中发现了古色古香的它。店主看我凝视良久,说,这是民国年代的,喜欢就拿去吧。我随口答道:“这么重的东西,拿着也不方便啊。”对方莞尔一笑,让我拿起来试试分量。满以为是青铜香炉的我,提起来大为惊诧,揭开炉盖,竹节致密的纹路呈现眼前,终于明白它是一件精美的竹根雕刻作品。

香炉,不仅被习惯认为是用作敬佛或祭祖的礼器,也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明代画作《千秋绝艳》就体现了“莺莺烧夜香”的著名情节:画面上,崔莺莺立在一座高香几前,几上放着焚香必备的香瓶和一只小香炉。只见她右手捧着香盒,左手刚刚从香盒里拿出一颗小小的香丸,即将放入香炉之中。原来,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而非如今常见的“线香”。不难想象,在旧时代的官宦人家,夜晚烛台高挑,将香炉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侍女站立一旁,不时朝香气氤氲的香炉中添香,那是何等美妙的“红袖添香夜读书”之意境啊!

“红袖添香”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很隽永的意象,其方式也非常独特。实际上,这种“焚香”,并非把香丸、香饼等直接加以焚烧,而需借助炭火之力。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须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焚香方式颇为复杂: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

漫漫冬夜,置香丸于炉,浸淫在香炉赋予人们的生命灵性之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此时翻开案头的书本,虽无“红袖”在旁,却能品味淡墨书香,不也是人生乐事吗?

温馨提示:收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收藏之家APP。

以上是收藏之家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九歌拍卖]民国时期的三足香薰炉鉴赏”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九歌拍卖],请关注收藏之家!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标签 鉴赏   香薰   拍卖   民国时期   九歌   三足
返回网站首页 本文来源:收藏之家

本文评论
葡萄酒为什么要用蜡封来包装呢?
蜡封是一种别致的复古包装,更是一种独特的封瓶方式。以
日期:07-01
清朱耷 草书李攀龙《送耿蠡縣之官》诗
【法书欣赏】清 · 朱耷 草书李攀龙《送耿蠡縣之官》
日期:05-31
黄花梨手串真伪鉴定方法
在众多文玩手串中,黄花梨手串最受市场推崇,但是很多人对
日期:07-05
北洋34年光绪元宝存世量为何那么多
银圆的钱币收藏爱好者独钟中国龙洋的很多,在五花八门的
日期:05-28
红铜镶蜜蜡松石珊瑚盖罐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
日期:06-03
徐宏篆书书法典故欣赏
徐宏篆书书法典故欣赏徐宏(号老禅,别称大宏),导演,编剧,画
日期:06-10
陈少梅笔下,少女怀春惹人醉
轻柔于和煦春风,信步于十里桃花,依偎于娑婆青柳,婀娜轻盈
日期:05-29
制作青铜伪器的几种技术
1.重铸残缺的部分,将原本不完整的青铜器真品重新恢复其
日期:06-15
「木化石价格」牡丹纹瓷器的发展与收藏价值
牡丹有国花的美誉,它花型硕大、颜色缤纷。在中国的传统
日期:12-30
和田玉原来可以这么挑选
买到喜欢的文玩、饰品,可是不知道是真是假?不知道多少钱
日期:05-31
赵孟頫这幅行书,漂亮得一塌糊涂!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著名书法家、画家。自幼天资高
日期:05-31
「瓦当图片」明末著名的禅师画家担当
明代担当出生于一五九三年,卒于一六七三年,是一位长寿的
日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