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银铜辕首,战国时期文物,长22.5厘米、最高处8.3厘米、中部最宽处12.2厘米,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陪葬车马坑出土。《说文解字》中有:“辕,輈也”。辕指的是车衡与车厢之间的长木,据其前端曲直之别,又有曲辕、直辕之称。一般为单辕,位于马车中间,也有的是双辕,位于车前两侧。“辕,輈也”是一个笼统的称谓,小车上的称輈,大车上的称为辕。辕首是装饰在车辕前端的饰件。这件铜辕首出土于马鞍冢南冢的陪葬车马坑中,出土时套在七号战车的车辕前端,是隶属于七号马车的车马器部件。该辕首前额、后颈根部的长方形穿孔,就是用来将辕首固定在木质车辕上。
根据文献的记载,古代驾车常见的是四马并驾,所以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说法。中间两匹称为“服马”,两边的称为“骖马”,因其位于服马的左右两侧,所以分别称作“左骖”跟“右骖”。单辕是在两匹服马的中间,驾马数为两匹、四匹、六匹不等。双辕车则多用一匹服马,服马在双辕中间,其外左右各骖马一匹。从七号车出有四副铜马衔以及八件骨镳[biāo]来看,七号车为四马驾车,从其车厢不封闭,车盖便于收束等特征来看,七号车还是一辆战车。车战是战国以前主要的作战方式,适用于平缓开阔战场的阵地推进。因而战车被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准,军事强国通常有“革车千乘”“千乘之国”的称谓。
这件辕首的面部、颈部多处错银卷云纹,鼻、耳部错金,工艺纤细秀丽,线条流畅,给人以动感,展示了战国时期嵌错工艺的精湛。错金银工艺是嵌错工艺的一种,嵌错工艺有错金、错银、错金银与错红铜以及嵌错玉石等。首先铸造铜器时在器物表面预留出纹样沟槽,然后在沟槽内嵌入片状或长条形的质地稍软的金属,如金、银、红铜等,捶打使之与器物贴合,称之为嵌。之后,进行打磨,使之与器表齐平,且显光滑,称之为错。嵌错后形成青铜与金、银或红铜交相辉映的效果,富丽堂皇。这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战国至秦汉时期尤为盛行。
温馨提示:收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收藏之家APP。
以上是收藏之家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麻雀图片]战国时期错金银铜辕首鉴赏”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麻雀图片],请关注收藏之家!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