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1所示是一件青釉双系瓜棱壶,高12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5.8厘米,小口,圆唇,溜肩,颈与肩部间对称置泥条式双系,鼓腹,上腹部作六瓣瓜棱形,圈足稍外撇。青灰色胎,胎质坚硬,器身通体及圈足内均施青釉,釉层较薄,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此瓜棱壶是安徽省博早年从皖南歙县征集入藏的,被鉴定为北宋安徽歙县竦口窑的产品,代表了宋代安徽本地窑场的制瓷水平。
与之一同陈列的还有一件五代(南唐)竦口窑青釉敛口碗(图2),高6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5.8厘米,1971年歙县出土,形体周正,胎质坚实,釉色青翠(有土蚀)。碗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釉,修足较精细,圈足上有泥点垫烧痕,可见其采用的是传统南方越窑系泥点支烧技术。
竦口窑在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东北部的竦口村。歙县是国家级历史文物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是明清徽州府府治所在地,唐代至北宋前期名“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镇压歙州方腊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徽州”。唐代歙州以歙砚驰名天下,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同时还以徽墨闻名中外,而歙县的瓷器相对少为人知。
歙县竦口窑不见于文献记载。窑址是1985年农民耕田时意外被发现的,位于竦水与杨之水两条河流的交汇处,1986年省考古所对该窑址进行了调查,后来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古陶瓷专家李辉柄先生、纪炜先生也来该窑址进行了调查。在他们调查后撰写的论文中记述:竦口窑附近多河湖水溪,盛产松、柏、杉、竹,这为瓷窑发展提供了燃料和运输条件。发现的窑炉长约20米,有大量的瓷片和窑具残器,产品以碗为主,也有盘、壶、罐、灯盏等。根据窑址出土品的器型特点分析,始烧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是它的全盛期。
从地缘上说,唐宋时期歙州与越州比邻,依山带水,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应该比较频繁,歙县竦口窑的制瓷工艺也很大程度上仿效越窑工艺技术。而五代时期,是歙县竦口窑发展的高峰期,笔者认为与当时大的历史背景有关:1、唐末五代北方战乱,一些中原人避乱南迁,这其中可能会有制瓷工匠,更重要的是中原文化、审美观念会影响歙州地区,这些都促进了歙州制瓷业的发展;2、在唐代统一政权时期,邻近的越窑青瓷可以畅通无阻地运销到歙州地区,而五代十国时期,越窑属于吴越国,歙州为杨吴、南唐的领地,分属两个政权,势必会影响越窑瓷器在歙州的销售,而歙州本地的竦口窑就有了更大的市场。
应该说歙县竦口窑是一处属于民窑性质的窑场,但部分产品造型规整,修坯较精细,青釉色调纯正,已能与越窑青瓷相媲美,而且也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色。以这件双系瓜棱壶为例,器型小巧,装饰简约,给人以朴拙之美感。特别是口颈部灰褐色的开片纹,颇有“鳝血”的效果,其形成原因应是胎体内含铁量高,沿开片纹理析出而自然形成的,与著名的哥窑“金丝铁线”相类似。今年安徽省文物学会主办的“国魂——中国古代名窑陶瓷展”中,展出的一件北宋竦口窑青釉瓜棱四系罐,也同样器身满布褐色开片纹,非常漂亮。可见,褐色开片纹是北宋竦口窑产品的一大特色,历经千年的岁月包浆,更使它们韵味十足。
温馨提示:收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收藏之家APP。
以上是收藏之家小编帮你收集整理关于“[珠宝图片]北宋歙县竦口窑青釉双系瓜棱壶鉴赏”的具体内容,了解更多[珠宝图片],请关注收藏之家!
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