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图4
从人类早期历史记载可见,天体不断变化产生昼夜和四季;古人种植庄稼需按季收割,于是产生了日历。人们为更好掌握时间的度,于是各种不同计时器出现。
在汉简资料中,有大量记录时间的文字;在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计时器,我们介绍几种汉代的计时工具。
土圭是一种古老的天文仪器。它是一种日钟,用来度量日影的长度。《周礼·考工记》:“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其使用方法是:在地面垂直立一根杆子“表”,杆子在日光照射下将杆影投到地面,土圭则用来度量地面上杆影的长度。在一天里,杆影最短时是日中;在一年里,日中之杆影最短日是夏至,最长日是冬至。土圭后与“表”结合在一起,演变成圭表。江苏仪征一座东汉墓出土过圭表,铜质,圭中有槽,槽中容表;一端有枢轴,便于启合,测影时可将表垂直立起。表的高度为19.2厘米,约合汉尺八寸,如图1。
日晷也是一种计时器,又称晷仪。它与圭表主要区别是:圭表用来测量日影长度,以定时间、分季节,求得全年日数,推算历法;日晷则用来观察日出、日落,以及通过测量日影位置来指示当下时刻。图2即是出土于洛阳金村一件日晷,称“金村晷仪”。该日晷仪面上的文字都是汉篆,故推定其属于汉代。其规制是一块平整石面,其中央刻绘出一个大圆,直径约汉尺1尺;将圆分为100等份,顺时针标出69个刻度,每个刻度各用一条直线引到圆心,另外31个刻度留白;圆心为一不穿透小孔,用以立晷针。日晷上所标出刻度,可用来测量白昼(及与之邻近的昏旦)。而将圆分为100等份,则反映当时所通行的“一日百刻”的时制。
日晷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设立时间标准的条件。由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移动有一定规律,故日晷测时也相对准确,这都是日晷的长处。但汉代日晷计时单位都是“刻”,1刻合14.4分钟,而没有更小单位,不能作进一步细密计量。而且,日晷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种类的计时器,如漏壶来与之相配。
漏壶其实也是一种水钟,也叫刻漏,是一种汉代计时的工具,它分为沉箭漏与浮箭漏。沉箭漏十分古老,也较为简单。它只有单壶,壶的下部有流管,壶中有一直立的浮在水面的箭杆,上有刻度,此即刻箭,又称箭尺。使用时,壶中水通过流管不断泄到壶外,箭尺便逐渐下沉,以指示时间。
图3是河北省博物馆藏西汉漏壶,通高22.5、口径8.6、深15.6厘米。圆筒形,有盖,平底,三蹄足。近底部伸出一细管状流口,前端已残断。平盖,中有一长方孔,盖上作方形提梁,提梁中段亦开有长方孔与盖孔相对。估计这相对的两孔是插刻箭的,已失,应属木或竹质,立于舟上,能随漏壶内盛水之盈减而浮降,从而指示时辰。1968年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图4是内蒙古伊克昭盟文物站藏西汉漏壶,通高47.8厘米,直径18.7厘米。圆筒形,有盖,三蹄足。盖上有双层提梁,盖和两层梁中央有相对应的三长方孔,用以安插沉箭。近底处斜出圆形流管。内底上有铭文“千章”两字,壶身外面流管阴刻铭文“千章铜漏一重卅二斤河平二年四月造”十六字。河平二年,即公元前27年。在第二层梁长方孔两端阴刻“中阳铜漏”四字。1976年内蒙古杭锦旗阿门其日格出土。
刻漏在汉代有一个演进的过程。据研究,在汉武帝以前,人们所使用的刻漏是沉箭漏;约在汉武帝时,发明了浮箭漏;至迟在东汉初,发明了二级补偿式浮箭漏。前者为单壶,后两者为复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同类型漏刻是并存的。
汉代人时间观念和计时方法,由天文逐渐发展到现实生活,由对太阳的观察计时发展到水钟计时,表现出其聪明才智。通过对古人计时器的研究,不但能挖掘古人探索自然的历程和追求,也可促进我们的科技发展和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动力。
重要提示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若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声明:本文属于网络收集信息,仅提供交流学习使用,不代表收藏之家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